今年66岁的郭兴帮一辈子与印刷打交道。他告诉记者,从爷爷那辈开始,郭家就一直从事这个行业。从石印、铅印到胶印,四代人亲眼见证了印刷术的变迁。
石印,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郭兴帮的父亲郭向川当时掌握的印刷技术就是石印术,是利用“油水不相溶”的特点创制的。父亲虽已过世,郭兴帮对石印的基本程序仍然记忆犹新:先用毛笔将文稿抄写在白纸上,再将其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药墨,使原稿在石版上显印出来,涂上含酸性的胶液后,石头就变成印刷机了。“父亲的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是我爷爷教的。”说起这些,郭兴帮很自豪。
上世纪40年代,郭家从山西迁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创办了颐和堂石印局,1956年公私合营更名为颐和堂印刷厂。同时,石印技术也被后来居上的铅印技术所替代。
1965年,多伦县征得一部全盟仅有的木刻版本《口北三厅志》,决定翻印。可是,当时多伦印刷的简化体铅字有限,不能满足古籍的印刷需要,尤其是生僻字,更是解决不了,郭向川提出采用石印。翻印自1965年5月开始,历时350天,全书约26.8万字。在郭兴帮的家中,记者看到了20页石印版复印件,文字书写规矩、地图清晰、印章逼真,完全不比现在的印刷水平差。
1975年,26岁的郭兴帮进了印刷厂当学徒,他学习的是铅字印刷术,就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回想起当年的排版生涯,他感慨不已:现在从排版到付印,一二十分钟就能搞定。以前的工序要复杂得多!拼成一个版就得一个多钟头,排版人员需要根据文稿从字架上挑选铅字,字架上的数千个常用字、部位字、繁体字的位置都得烂熟于心。一个个铅字排成文章印出样张,几经校对后才能付印。遇上错字,排版人员得用镊子夹出来,拣出正确的字填上,再浇铸铅版进行印刷。“排版是个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加班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真是累人啊!”
2001年,郭兴帮提前退休,与家人一起成立了颐和堂印务经营部。当时各大城市已经广泛使用胶印机,计算机在胶印中的应用及胶片输出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胶印机工作效率。随着订单的逐渐增多,郭兴帮于2006年花费4万多元购置了一台中田小型自动单色胶印机,这台胶印机一直使用至今。在这个87平方米的印刷室里,裁纸机、订本机、排版机错落摆放,对郭兴帮而言,这都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我都66岁了,快干不动了。”郭兴帮无奈地告诉记者,唯一的儿子对印刷并不感兴趣。目前,家里的印刷业务一直由女儿郭东英承担。“姑娘毕竟身板小,我心里还是希望儿子能承担起这份家业。”老汉坦言。由于郭家人为人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即使现在印刷行业不景气,颐和堂印务经营部的生意也一直不错。
如今,印刷行业革新不断,数字印刷、3D印刷都已不再新鲜。“时代进步了,印刷业肯定也是不断发展的。眼下,这台机器还能应付,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吧。”老汉笑得很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