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有余》
她继承了齐白石艺术中朴实奔放的气质与清新爽利的笔墨。挥毫泼墨的大写意花鸟作品中,充满了女性独有的真性情之流露,其中的向往与活泼令每个人动容。
她用主观情趣中的纯净与自然,歌颂着美妙生活的大喜与大乐。温暖与和谐之余,让我们看到了绮丽无比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画者所散发出的东方之美。
她就是用画笔“书写”传统的东方新时代女画家——齐慧娟。
“人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就是以自己所最热爱的兴趣为工作,我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齐慧娟从小就热爱中国传统绘画,这与她的家庭环境和自身天赋都有关系。
齐家可谓“家藏”丰富,有很多藏书,齐慧娟小时候读的《红楼梦》竟然是难得一见的老版《石头记》。从小便博览群书的她,加之家中浓厚的艺术氛围,常年耳濡目染,无形中为她的绘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提供了很大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识的加深,齐慧娟对绘画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决定以此为终身的伴侣和职业。
寻着爷爷的足迹
走出自己的路
作为齐派传人,多数人看到的是齐慧娟光环照耀下光鲜的一面,却没想到,这“光环”恰恰是曾经令她非常苦恼的一点。
“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顶着光环,有利有弊。有利的一点是比别人更容易‘着手于书画’;“弊”则是在这个光环中‘不易出来’。在年少时,曾经很抵触‘齐白石孙女’这个称呼,总想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于是试着刻意避开绘画,从事其他工作。一段时间后,转来转去,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的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与生俱来骨子里的东西,是回避不了的。况且,我3岁就开始学画,这么多年的基础不能轻易丢掉。于是,我决定回到绘画的路上,并以此为终身的职业,潜心钻研,画出自己的东西。”齐慧娟说。
从那时起,齐慧娟也能够客观对待“齐白石孙女”的称呼了,因为这本就是一个寻常的事实,身为一代宗师白石老人的孙女应该感到自豪,没必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理由而拒绝、回避,更不需要附加太多自己主观的情绪。
“在绘画创作中,我一直以爷爷为榜样,但绝不照搬他的东西。爷爷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一味地模仿,临摹得再好,也是死路一条。”齐慧娟以此为标准要求着自己。
观她的作品,会发现她的确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虽是大写意,但笔触却更加细腻,更加丰富,注重细节处的点缀,展现出别样的情调。但当中又不失齐派艺术的特点,那便是红花墨叶与喜闻乐见的题材,在大起大落的创作风格中带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觉。“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生活中充满大喜大乐,应该把它用画笔表达出来,老百姓乐于接受的,还是喜庆的东西。”齐慧娟一步一步寻着爷爷的足迹,走着自己的路。
用满腔热情
对待生活
齐慧娟是一个生性随和、爱好广泛的人,极其热爱生活,对于所爱之事,便会投入满腔热情。她喜欢跳舞、游泳、读书和烹饪,并且做得都不错:“我是一个好厨师,我做的菜非常好吃。”齐慧娟自豪地说。
在她家的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草,齐慧娟时常亲自去修剪、浇水,照料它们。家中的小虾、小鱼和小狗,她也是亲自喂养。当问到她哪儿来的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时,她说:“这些是充满乐趣的事,不必刻意拿出时间去做,而是把它们穿插在生活中,顺手就做了。因为是有兴趣的事,自然不觉得是负担。但也有与绘画创作互相影响的时候,比如,有几次画画时,我把火上炖的肉忘得一干二净,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放不下笔,最后肉都成‘碳’了。”齐慧娟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在创作上,这些年齐慧娟一直在进步,但她仍旧不满意,也会时常感觉到进入了“瓶颈期”。面对这样的困惑时,怎么办呢?“我有一段时间画虾总是找不到感觉,于是便干脆放下画笔,去市场上买了几只虾回来,每天观察它们,几天后再拿起笔,竟然就找到感觉了。”直到现在,齐慧娟还像个孩子似的,最喜欢去的地方竟然是动物园。她说:“我喜欢近距离观察动物,这和电视上看的感觉完全不同,是动态的、真实的,非常有助于创作和启发灵感。”
齐慧娟是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这就难怪她的作品总是带给人无限美好与积极乐观的感觉。因为笔墨间充满着对美妙生活的歌颂,作品因此也就具有了震撼性。尽管不是大山大水的壮观辽阔,却也能使人在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中,获得美妙的心灵享受。
齐慧娟 齐白石最小的孙女,齐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3岁时即在父亲的指点下习画练字、诵读诗文,稍长又得白石老人弟子的传授,30余年来,笔墨耕耘不辍。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面继承了齐派艺术之精华,成为齐白石老人孙辈中画艺出众者。
现任齐白石艺术苑院长、新疆画院特约画家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