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天津市汇源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印刷)贵宾室内,茶香袅袅。从茶气浓郁、略带苦涩的生普,到入口清香甘甜的金骏眉,及至最后沁人心脾的高山香茶,茶品的更换恰与董事长吕俊强20年经营心路相映,由苦及甜,回味无穷。
生普:苦涩·创业艰辛
喜欢喝茶的吕俊强骨子里有那么一股淡然,生性低调内敛的他极少接触媒体,因而现有资料中对汇源印刷及吕俊强本人的介绍寥寥无几。为数不多的几条信息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只身前往深圳,进入如火如荼的印刷行业,4年后回到天津,1997年创办汇源印刷,以一台二手四开双色机起家,十年磨一剑,最终打造了如今国内知名的现代化专业印刷企业。
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既有想法又有胆识的人赶上了好时机,乘着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吕俊强的深圳生活开始得并不顺利。虽然初到深圳便进入发展红火的印刷行业,但此前的他从未接触过印刷,入职的印厂也尚在筹备阶段。由于是港资企业,工厂的经营手续办理起来十分复杂。跑批文、办执照、买设备、海关备案……吕俊强与其他几名同事一起,用了近1年时间最终完成了工厂筹建的全部工作。“当时压力特别大,什么都不懂,很多东西连听都没听过,筹备期甚至连工资都没有。”回忆起那段岁月,吕俊强感慨万千。“不过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后来当我们自己建厂的时候,各种流程手续都已经驾轻就熟,完全没有畏难情绪。”
新工厂投产后,吕俊强主要负责销售业务。这期间,他真正见识了珠三角印刷行业的火爆。“每年两季广交会,提前一个月,单子就做不完了。15号广交会开始,展会持续半个月,甚至到30号我们还在陆续送货。”虽已时隔多年,但当时火热的场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1995年,吕俊强回到天津,开始了创业生涯。谈到创业动机,吕俊强笑言,“看到身边有朋友回到北方发展,做得相当不错,我也想试一把;万一成功,也能改善生活了。”
不过,如果因此将他视为“机会主义者”,那便大错特错了。吕俊强的这一决定,自有其深思熟虑。虽然当时北方印刷市场的订单多流向南方,但在他看来,南北方在印刷上的差距并不大,主要问题在于制版。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广使用,南北方在制版领域的差距逐渐缩小,为截留北方印刷订单提供了技术支撑;加之客户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吕俊强相信,北方印刷市场空间将被极大释放。利用天津的区位优势,他决心在这里大干一场。
汇源印刷创办之初,正值国内印刷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发,干印刷”描绘的就是当时的红火景象。吕俊强说,其实这句顺口溜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干了印刷,累死俩仨”。从商务印刷起步,承接设计公司、广告公司订单,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累了就打地铺睡上一觉,这就是吕俊强创业初期的生活。后来曾有朋友表示也想做印刷试试,体味过其中辛劳的他婉言相劝,“干印刷,太辛苦了。”
如今的汇源印刷,坐落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公司占地3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印前制作、彩色印刷、印后加工设备,主要为食品、医药、电子客户提供包装印刷服务,是当地一家拥有精细化经营理念、现代化管理机制、国际化先进设备的专业印刷企业。2011年以来,公司先后在张家口、衡水建厂;至2013年底,销售总产值已达4.5亿元。
“苦能回甘、涩能生津”,这是优质生普的口感,也是吕俊强的心声。
金骏眉:绵顺·未雨绸缪
慕容雪村在小说《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中曾写道,“如果你爱他,送他去深圳,他可能会发财。”对于吕俊强而言,4年的深圳生活的确是一笔莫大的财富。随着交流的深入,你会发现,对于深圳,他有着很深的情愫。因为在那里,吕俊强不仅掌握了企业筹建的全部流程、与印刷结下了不解之缘,更重要的是,珠三角印刷产业的先进水平打开了他的视野,使他对产业发展始终保持前瞻性。因此,汇源印刷虽然身在天津,但他始终以珠三角企业为对标,超前思考、从容发展、绝不自满。
汇源印刷成立伊始,吕俊强便提出“和时间赛跑”“加快发展”的口号。“当时我就有一种感觉,南方的印厂早晚要进入北方,而且间隔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汇源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窗口期,尽可能地发展壮大。”
快速发展同样要有人力、物力的支撑,在这两个方面,吕俊强也毫不含糊。如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才招聘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上世纪末,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为吸纳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人才,吕俊强打破地域限制,广发英雄帖,尤其重视具有珠三角印企从业经验的人员,高薪聘请,从而组建了一支精英团队。在物力方面,他注重设备引进。公司成立第二年,即添置一台二手对开四色机;2001年更是引进2台德国全新印刷设备,这一举动在天津堪称首例,其发展的决心和大手笔可见一斑。
时代的发展最终证明吕俊强的预见是对的。2006年以来,伴随着成本的上升、出口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南企北上的现象日益突出,知名企业如当纳利、裕同、劲嘉、虎彩等纷纷掘金北方市场,竞争浪潮席卷而来。此时的汇源印刷,历经十年发展,无论从管理模式、生产能力还是经营业绩上都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印刷企业。也正是在这一年,汇源印刷入驻现在的空港经济区,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心灵鸡汤里常说‘N e v e rtoo late’(永远不晚),但实际上,如果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当下才去思考,那其实已经晚了。今天能不过得去,取决于之前有没有做准备。没有做准备就会非常痛苦;有所准备,不是不痛苦,只是更容易,或者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居安思危的吕俊强总是这样,习惯于多想一些。
多想一些的另一个好处表现在公司包装印刷业务的风生水起上。众所周知,汇源印刷以商务印刷起家,那么它是如何实现向包装印刷的成功转型的?
据吕俊强介绍,2001年购买2台新设备后,公司产能迅速提升,商务印刷活件已不足以支撑生产需求。为此,汇源印刷重新规划,提出“不做世界500强企业,就做世界500强的一部分”的发展方向,将自己定位为大公司供应链中的一环。
“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面向直接客户,只要是客户发来的业务,我们不分品类,什么都做。后来随着客户对包装的日渐重视,我们的包装业务也就逐渐增加,经过几年的发展慢慢成为主营业务。”在吕俊强看来,汇源印刷从未刻意向包装转型,只是在明确了自身定位后,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这一跨越。
近两年宏观经济疲软,行业发展不甚景气,汇源印刷也明显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从吕俊强的话语中,你很难听到他的抱怨或无奈。因为在他看来,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能够改变的,勤练内功,这才是最重要的。
汇源印刷首先希望提升的,是研发能力,这被吕俊强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汇源印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设计部门,作为增值服务中的一项,每年为客户做新品提案。2013年,汇源印刷从20余家包装印刷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某乳制品生产企业最主要的提案商。
运营能力同样是吕俊强关注的重点。早在2004年,汇源印刷便主动完成了ISO9001的认证。“当时我们提出,证拿到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准备过程中对公司经营带来的改善。”2011年,吕俊强还特地从韩国请来专家,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加强设备的系统化程度,帮助企业实现生产革新。短短3年时间,汇源印刷的仓库面积由最初的5000平方米缩减到现在的3000平方米,员工人数基本稳定,营业规模翻了一番,产品品质稳定性也获得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汇源印刷的《印前印刷智能物流生产一体化系统》获得2014天津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在政府的支持下,汇源印刷将为提高运营能力继续探索。
回顾汇源印刷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自觉”是这家公司的一个显著特质。因为清晰地知道优秀印企的实力和能力,汇源印刷一刻也不敢懈怠。自觉提升生产能力、自觉提高运营效率、自觉提升管理水平、自觉拓展业务领域……在每一个你想象得到或无法想象到的领域,它都自觉地努力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风口浪尖中的稳健增长,正是对它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