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日前召开“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讨会,业界、学界专家就媒体融合这个传媒圈炙手可热的话题各抒己见。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
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用3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趋于重叠的融合过程,表达了他对于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影视产业趋于融合的预见。今天,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被视为国际性的热点与前沿课题。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将扩展至整个信息市场,会带来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催化今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整合,这是划时代的,也是革命性的。
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
以往,报纸与杂志、电台与电视台、电视台与电信运营商、报纸与超市、电影院与图书馆,即使属于同一集团,其边界也是分明的,载体不同,“井水”与“河水”泾渭分明,想融合也融不到一块儿!
现在不同了,数字化载体、网络形态、社交模式三者形成了一个大熔炉,原有的边界被打破,许多东西都可融为一体!我们常说的跨界、颠覆,其实就是一种融合。各种信息、各种需求都可以显示在同一终端上,通过一个终端来实现,这就是应用的融合。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向东:
在融合路径方面,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努力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包括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电视媒体仍然是内容生产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要适应多屏传播的特点,把好的电视节目变成多屏节目,既在电视平台热播,又在移动屏、电脑屏等多个屏幕上热播,从而实现内容的一体化。
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包冉:
任何竞争,亦步亦趋的追随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传统媒体还停留在门户阶段,还停留在社群阶段、社交阶段,去追赶既有的、已崛起的新媒体,胜算不大。我们应该提前半步、一步去“卡位”,比如下一步要“火”的可能是智能家居,而所有智能家居都携带着屏幕,这些屏幕中又蕴含着很多功能性的服务和功能性的内容及交易,可能成为许多传统媒体去“卡位”的新机会。(责编:王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