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其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总部大楼,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一栋占据了整个一条街区的7层大楼拔地而起,34万平方英尺的占地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美式足球场。
来到这座“庞然大物”的内部,你将看到上千名缝纫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这些工人多数是当地或附近的南美族裔人群,他们在这里每小时能领到11美元,按工作日计算,每天工资为100美元。这一工资水平,相当于东南亚工人的数十倍。
American Apparel只是正在兴起的“美国制造”的一个缩影,刚刚公布的最新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美国非农就业增加了20.3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制造业增加了2万7千个。
从金融危机结束至今,美国制造业共增加了50多万个工作岗位,目前美国制造业拥有工人1200万名,事实上,美国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经历的制造业工人雇佣增加的局面。
在这些制造业新增工作中,占比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美国汽车制造部门共创造了12.5万个就业岗位,占到制造业全部新增就业的四分之一。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说,美国制造业正处在过去30年来最好的时期。
成本降低推动美国制造业兴起
使得制造业工作重新回流美国成为可能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制造业成本的总体下降。波士顿咨询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正在加速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波士顿咨询研究表明,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平均成本相比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要低8-18%左右。
美国制造业平均成本的下降主要来源于人力成本、天然气和电力成本的降低,其中,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曾半开玩笑地说,“美国运气实在太好,以前我们搞砸了,上帝又给了我们页岩气,希望这一次我们不再搞砸。”
“制造业的就业岗位能从9%增加到30%吗?或许不会,但是在接下来的季度和未来几年中,你将看到制造业就业将持续保持增长。”伊梅尔特说。
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报告则显得较为乐观,报告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工作回流到美国,到2020年,将有250-500万个相关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波士顿咨询认为,这意味着美国的失业率将有望进一步减少最多3个百分点。
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强劲复苏,对于将美国的失业率从危机最深重时期的10%以上拉低到目前7%水平可谓居功至伟。
一些知名制造业企业,如丰田、空客、雅马哈、西门子、劳斯莱斯等正在考虑或已经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向美国转移。
联博投信资产管理公司经济学家约瑟夫·卡森(Joseph Carson)认为,美国制造业将在未来10年中占到GDP增长的比重由目前的13%增加至20%。
“很难衡量制造业回流对于美国经济到底能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专业信息服务公司Markit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 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说,“但能够看到的是,随着低制造成本国家的优势逐渐减弱,许多公司正在将制造
工厂从这些国家搬往美国。”
尽管如此,在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方面,东南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美国依然占据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布鲁克斯兄弟品牌的美国制造的羊绒衫每件售价高达1395美元,进口的相同款式则只要1098美元。A&F牌美国制造的毛衣每件150美元,但其很多打折幅度较大的毛衣均由海外生产,价格只要一半或者更低。
但让美国制造商欢欣鼓舞的是,美国消费者似乎正变得对服装类产品的价格不再那么敏感。根据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花在衣服和鞋上的消费总额高达3400亿美元,比花在购买新车上的消费总额的两倍还多。调查显示,美国人正变得更愿意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对于衣物类商品的消费价格弹性曲线正变得平缓。
一份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在购买衣服类商品时,会留意查看其中的标签,以确定是否是美国本土生产。对于一件售价50美元由海外生产的衣服,几乎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多花5-20美元购买同样的一款在美国生产的服装。
消费者的这一消费倾向被商家敏锐地捕捉到,并且在广告中刻意强调美国制造的元素,例如丰田汽车、雪佛龙、纽百伦等在201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倍,沃尔玛近期宣称,将在未来10年中采购高达500亿美元的纯美国制造产品。
美国消费者这一“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用某种“爱国情结”来解释,“我曾经一度想在每一个美国制造的商品上插上一面美国国旗。”美国家居连锁店家得宝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布莱克(Frank Blake)说。
美国经济全面复苏助推制造业复兴
“现在我们拥有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的绝佳机会,但是我们必须要抓住它。”奥巴马在今年国情咨文讲话时的振臂高呼无疑为助推美国制造业再度增添了燃料。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背后,实际上与奥巴马政府的极力推动密不可分。在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花了较大篇幅阐述了其“将就业岗位重新带回美国”的计划,这些计划主要针对的便是制造业。
具体来看,奥巴马的振兴制造业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10亿美元在全美范围内建设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将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大学和政府结合到一起,共同投资于能够转化为产能的制造业。
二是对制造业企业的公司税下调至25%,并进一步扩大对长期研究和开发项目的税收减免鼓励政策。
三是与社区建立合作计划,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制造业受损最为严重的地区,吸引制造商和供应链前来开展业务。
四是出口倍增计划,美国通过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以及欧盟等国家签订贸易协定,提振美国制造的出口。
美国就业状况的不断改善,还反映了美国经济状况的总体好转,这其中,美联储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的近4年时间内,美联储先后宣布了3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拉动就业。
尽管美联储的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从宣布的第一天起至今,一直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经济在阔别金融危机4年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迹象。信贷市场由冻结逐渐复苏并再度繁荣,以信贷消费为主的占美国GDP近
70%的消费获得显著增长。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消费数据,在进入2012年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企稳迹象。同时,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美国主要城市房价目前已经接近甚至恢复至危机前水平,GDP增速开始持续为正,失业率水平从2009年底10%的高位,下降至目前的7%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通胀率依然控制在2%以下的理想范围内。
流动性盛宴在资本市场中创造出了新一轮狂欢。纽约股市在进入2013年后,迎来了阔别已久的牛市行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今年5月份曾一度创下10连阳的佳绩,目前三大指数均处在历史高位。
在金融危机期间不得不依靠政府救助而勉强存活的美国大型企业,也纷纷开始摆脱困境,重新走上复兴之路。美国财政部本月10日宣布,金融危机期间为救助通用汽车而购入的其股份目前已全部出清,尽管投资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但通用汽车为美国经济保住了120万工作岗位,并连续15个季度实现盈利。
同时,从2013年来便不断困扰美国经济的美国财政状况也开始逐渐有所起色,在经历了年初的“财政悬崖”,年末的政府关门及债务上限等一系列危机后,美国财政政策开始趋于稳定,11日,美国国会两党达成了到2015年总额85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协议,将避免在明年1月中旬和2014年10月可能再度出现的政府关门等财政危机,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奥巴马在两党达成协议后发表讲话称,"这一协议的达成是良好的开端,我们的经济将在不受到“华盛顿逆风”的情况下继续增长并创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