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制造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这些产品将用于生产成千上万的日常用品。降低化工行业对稀有资源的依赖性,就意味着整个制造业将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业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每年创造的价值超过3.6万亿美元。
多项改善生活的创新背后都有化学的影子。但对公众来说,化学的印象,仍然是从烟囱中冒出的滚滚黑烟。究其原因主要是曾发生的药品丑闻、有毒杀虫剂和工业灾难都不乏化学品的因素。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化学工业要实现绿色发展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在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同时,因其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污染等特点,也因为化学品造成安全和污染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忧虑和担心。
近30年来我国化学工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城市人口快速集聚。这种背景下,公众对生活质量和标准的要求以及安全环保意识在同时提高。这就引发了公众对化学产品需求的提升,和对化学工业潜在的安全环保防范意识提升之间的矛盾。
我国化学工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面对这一阶段对化学工业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有三点认识值得思考。
首先,要坚定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化学工业是整个工业化的基础产业,没有现代化学工业,就不可能有工业化的中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化学工业始终在与安全、环保客观因素不断磨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中进步,困难和挑战正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要加快化学工业的创新,推动其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提升其本质的安全环保水平。解决化学工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技术创新,用更加先进的物质基础装备改造和提升化学工业,从物质上提高化学工业的本质安全环保水平。
第三,坚持加强与公众、社区、社会的沟通,推进人们对化学品的认知和了解。在化学行业关注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配送、使用、回收以及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同时,不断提高周边社会、社区对化学、化工企业的了解和认知水平。
通过各利益相关方的努力,我国化学工业可以实现绿色发展,这从德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轨迹中可见一斑。德国化工行业早期的名声不佳,1993年前90%的民众要求政府更严格管制化学工业,包括绿党、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对化工行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当时德国化学工业对这种状况的应对能力不足。但之后德国化工行业开始觉醒,不断革新生产工艺和安全工艺的同时,从1993年开始组织“公众开放日”等与公众互动的活动。从1994年开始,德国化工行业的声誉持续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化工行业的重要性。如今的德国化学工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科技产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安全防护水平也持续提升。德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轨迹表明,德国化学工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进程也是化学行业声誉提升的过程。
卡博特大中华区总裁申毅:政府监管督促化工业规范
化工行业是支撑着人类迈进现代生活的重要基础行业。纷繁多样的化工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不仅包括轮胎、化妆品、打印墨水、食品包装材料等消费者每天直接接触,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日用品;还包括众多支撑制造业发展,推动全球经济进步的基础化工原材料。
同目前人类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一样,中国化工行业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全国人口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长;另一方面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更加高效地组织生产,并提供创新的产品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化学工业的重要使命。
相比国外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工行业与民众的矛盾和冲突并非一蹴而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现行的行业相关的法规政策已经远远严格于其他国家,国际上相关的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那为什么技术和法规都健全的情况下,国内很多行业中的生产者运作还是不规范呢?中国的政府、民众,包括化工行业已清楚地认识到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已刻不容缓。
根据媒体报道,我国化工环境事件的发生绝大部分都在小企业,甚至是那些没有任何营运资质的“三无”作坊。相比之下,大企业,特别是国际性的大公司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不断投入,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创新、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投入。
国际性大公司不断自主创新,寻求变“废”为宝的机会,譬如炭黑就是利用不再具有高价值的副产物(包括煤焦油等)来生产的;开发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华运作的相当多的国际跨国化工企业,在国内的工厂已经引进了一些国际先进产品和多种国际最先进的安全、健康和环保体系,实现了“循环经济模式”,在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同时,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相信如果国内的这部分生产商能具有这种长远发展意识的话,便会自觉地在环保方面进行投资,甚至是相当大的投资。
其次,国内政府的监管和治理力度远远不足。如之前提到,中国的安全环保等法规政策已经属于国际最严苛的标准,但是为何违法、违规的事件屡禁不止,部分企业依然顶风作案,或者说“三无”作坊为何无法杜绝呢?政府有效的监管执行力度一定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政府、媒体和公众的正确认识能帮助大家正确甄别合法合规的优秀企业,做到企业真正在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化工企业应该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幕后走出来,走进公众的视线。
化工行业中的很多优秀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与终端消费者的及时有效沟通是应该努力的新方向。近年来,很多知名化工企业通过多种精彩纷呈的形式与公众保持沟通,其中有媒体报道、开放日活动、展览展会、义务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