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据国土资源部介绍,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地球日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日子。《法制日报》视点新闻部联合搜狐网进行在线调查,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将焦点锁定于制造大量城市垃圾的过度包装现象。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称,政府部门、环保专家、普通公众,甚至是包装行业本身都认为商品包装普遍存在“过度”的现象。由于商品包装使用量大,且多属一次性消费品、寿命周期短,因此它所消耗的资源和导致的废弃物排放量也很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一半,每年废弃价值高达4000亿元。我国每年包装产量达3000多万吨,而总体回收率却不到30%,如果减少过度包装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精确报道
曾在某行业协会身居要职的北京市民郭芬,退休后仍活跃在商界,各种礼品也就没有断过。令她苦恼的是,如今家中的闲置物品,有多一半是各式各样精美的外包装盒。
“你看看我这里,铝袋包装、青花瓷的工艺瓷罐、皮革的手提袋……”郭芬带着记者在自家走了一圈。在120平方米的家中,记者甚至还看到外包装盒的衬底有的是仿金箔、红绸、黄缎,硬制外盒上还描金绘彩。
“这些礼品盒子扔了怪可惜的,当废品卖吧,又感觉亏了。”郭芬告诉记者,“小区里收废品的对于好多商品包装都不回收,因为不是纸制品。礼盒包装还没有废报纸值钱,能卖的就当废品卖了,不能卖的就只能扔,留着也没什么用。但看着那些‘金贵’的包装还真是心疼。”
让人“心疼”的不仅仅是表面上金钱的浪费,更为重要的还是对于环境的污染。此次超过1600名参与调查的民众,有6成人将商品过度包装导致的最大问题归结为“浪费资源,制造垃圾”。另外,94.07%的参与调查的民众认为,商品进行过度包装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45%参与调查者
很难买到包装简单商品
对于商品的外包装,郭芬说自己的感受属于“由爱转恨”。
“刚开始我感觉这些外包装还挺有意思,一瓶红酒居然还能配上酒杯、开酒器,有的甚至配着温度计、白手套。可渐渐的,包装开始走向浪费,就拿一些水果礼盒来说吧,要想吃里面的水果,先得从纸袋里抽出礼盒,然后打开盒盖,掀开绢绸垫,撕开塑料网。”郭芬说,每到逢年过节,自家楼下就会堆满各种包装。
“刚开始人们还按垃圾分类处理,但由于包装体积越来越庞大、类型越来越繁杂,一是包装盒超过了垃圾桶的体积,二是我们也赶不上住户们扔的速度,就造成了包装盒堆积的状况。”郭芬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这样“诉苦”。
“商品的包装属于固体废弃物,除了直接利用、回收利用和转换利用外,一大部分将作为生活垃圾直接填埋。”一名环保局污控科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形成的固体废弃物正逐渐增多,其带来的污染虽然目前并不明显,但日积月累也不容小觑。
以我国传统佳节礼品月饼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也就是说,一个中秋节,全国人民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徐海云等专家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大树为标准计算,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也就是说,仅衬衫一项,消费者一年就“穿”掉一大片森林。而包装衬衫所用的纸盒,在全部商品包装中只是九牛一毛。现在我国每年包装产量达3000多万吨,而总体回收率还不到产量的30%。
豪华包装通常会在设计上追求色彩鲜艳夺目,在材质上追求多种材料复合。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华丽包装产生的彩色油墨和复合物非常不利于回收处理,是名副其实的“美丽垃圾”。相反,越是简单、透明的包装就越好分解,对于消费者来说卖废品时也越值钱。
而民众对于过度包装的危害似乎也是早已“心知肚明”。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有1/3是包装物垃圾,其中一半以上属于过度包装。在北京市,每年各种包装物垃圾约有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过度包装物”的数字,有67.2%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不吃惊,所以很抵制过度包装”,只有16.32%的人表示是“第一次听到,太吃惊了,想不到过度包装如此污染环境”。
那么,商品过度包装若如此不受欢迎,却为何在包装行业“独领风骚”?
对此,45%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正是因为过度包装的商品“主要用在送礼上,而精致的包装送礼显得礼品贵重”,所以导致过度包装商品有较大的受众群,另外只有不到9%的人认为,因为某些消费者追求奢侈导致过度包装有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45%的参与调查民众认为目前民众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因为“包装简单的商品已很难见到,不得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5成多人认为
监管责任行业标准待完善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在2010年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包装设计在满足正常需求的前提下,以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包装材料用量为原则。
据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毛达介绍,2012年7月1日,新版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施行。修订后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条对遏制过度包装作出规定:“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不过,在此次调查中,对于过度包装屡禁不止的原因,有超过5成的人将矛头指向了有关部门,28.79%的人认为“国家在过度包装监管上对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责任划分不够明晰”,另有23.38%的人认为“有关部门政策、标准的不完善,目前只完善了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相关标准,未涉及药品、保健品等其他领域,甚至一些行业并无标准”。
北京律师徐莹也向记者表示,除了食品和化妆品,大多数领域的商品包装仍处于无标准、无监管状态,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立法,保障循环经济的实现。
对此,董金狮认为主要是受现实因素制约,导致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条例迟迟未出台。
在董金狮看来,现实困难主要来自于标准难以统一。
“比如有些商品比较特殊,例如字画,薄薄的一层纸,如果按统一标准来定,就难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再比如人参须根细长,为了其完整性,必须采用大包装,这又如何制定标准呢?”董金狮说。
在此次调查中,有13.21%的受访者倾向于“有关部门应尽快在相关法律框架下制定商品包装强制回收目录,真正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对此,毛达表示,国务院若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框架下制定商品包装强制回收目录,虽然任何一种包装物被列入目录都可能引起极大的社会争议,但一项真正有意义的制度必须要有所起始。
“其次,虽然目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已出台,但由于该文件只是一项国家标准,工商或质监部门在发现违反标准的过度包装时,欠缺法律依据对之进行处罚。从这一点考虑,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的立法进程更应该加快。”毛达说。
同时,对于“更倾向的约束商品过度包装的办法”,有30.98%的人表示应“严格规定包装成本所占售价比例”,各有22.95%和5.48%的人认为可以“对豪华包装的商品征收重税”或“实行包装回收和再利用”,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