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CCIA外设专委会在嘉善召开了“打印色带技术交流会”,把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从此,中国打印耗材产业开始成为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整体。
回顾这十五年来艰辛开拓的辉煌历程,我发现有太多的回忆值得我们去珍藏,有太多的点滴值得我们去感慨,都浓缩在这本纪念文集中我更看到了这十五年里有一种伟大的精神贯穿始终,这就是——滴水穿石!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讲讲这个精神。
首先,中国打印耗材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针式打印机进入中国,色带业应运而生。同时,国外打印机巨头纷至沓来。他们采取了专利封锁和低价销售打印机的策略,企图长期垄断中国耗材市场。但正是他们在耗材上的高价政策,让中国的兼容耗材在险恶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到无限商机,迅速壮大。
一家家耗材企业不断涌现、一笔笔民间资金不断聚集、一批批有识之士不断加入,众多的支流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最终汇聚成大江大河,成其磅礴之势!
现在,这条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正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那里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其次,中国打印耗材产业从诞生之际就面临强敌压制的不利环境。但是正如在坚硬的石头面前,水从不退缩一样,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中国打印耗材产业也从来没有惧怕过,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决然的勇气,突破难关、化解危机!
“337”案的巨大阴影大家至今还记忆犹新。原装厂商的专利打压可谓是国产耗材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碍。在难以想象的压力面前,我们没有被压垮,反而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勃勃的生机。如今,我们学会了国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增强了维权意识,加快了创新步伐,提供了全球兼容耗材40-50%的耗材产品。
第三,中国打印耗材产业也像水一样,有天生凝聚、团结的趋向。嘉善会议之后,业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为建立统一、常设的行业组织而奔走。1997年,CCIA打印耗材专业组成立,二年后升格为专委会。从此,中国打印耗材行业开始整合各方资源、厘清发展思路、规范市场竞争、推动全球战略,揭开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自筹备和成立以来,CCIA耗材专委会通过市场调研、自办刊物、引进展会等,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为业界同仁传递信息,对用户进行正面宣传,并为耗材出口构筑广阔的平台。
第四,水无定形,居无常在。中国打印耗材产业从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我们不断调整战略策略、适时改进生产工艺、稳步加强专利创新,为产业优化整合、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了ISO9000系列、 ISO14001、STMC、QC 080000等国际认证,为制造世界一流的国产耗材不懈努力。
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国内耗材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专利保护和研发创新。目前,国内业界已经取得了近4000件自主专利,涌现了一批专利大户。今天要颁发的中国打印耗材行业自主创新企业奖奖项,就是对我们专利创新工作的总结、表彰!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加强,中国的打印耗材产业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从模仿到创新、从低端向高端、从抓生产到变机制、从卖产品到销专利的升级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最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想,这用来形容我们中国打印耗材产业,是恰如其分的。我们行业从诞生之际,就实实在在地为消费者谋了福利。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耗材产品的价格,还为实施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环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兼容耗材极高的性价比是其受到用户欢迎的首要因素。而再生耗材不仅省钱实惠,还节能环保。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打印耗材产业将来的发展重点,一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再生耗材。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为中国耗材再制造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指引。不久前,工信部批准了13家企业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天威、山东富美作为办公信息设备制造商名列其中,这说明国家对打印耗材的再制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重视,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耗材再制造向规范化、规模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五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滴水穿石。中国打印耗材产业就像水一样,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最终突破艰难险阻,击穿了坚硬的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