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虽然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的印刷事业曾居世界领先地位达千年之久,但中国的印刷设备器材工业却起步较晚。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传统印刷始终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水平上。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架和转轮排字法,本应是向排版机械化发展的一次契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文化的种种原因未能把握住,而白白的失去了这一机会。而印刷设备器材工业的兴起是建立在以机械化生产为基本特徵的近代印刷基础之上的。
机械制造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十九世纪初,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近代印刷术逐步、迅速地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印刷机构,大量印刷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中国。大量印刷机械的使用,亟需机械维修业的配合与支持,导致了一批印刷机械修造厂的诞生。
中国最早创建的印刷机械厂是1895年在上海建立的李涌昌机器厂。到1912年民国建立前,又有贻来牟铁工厂、公义昌机器厂、曹兴昌机器厂等七家从事印刷机修配业务的机械厂面世。
其中除贻来牟铁工厂于1907年建于北京外,其余六家均设在上海。这些印刷机械厂规模虽小,但它是中国印刷设备及器材工业之发端,为中国近代印刷设备器材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起,到1937年日本大规模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20几年间,是中国近代印刷业加速崛起之时,中国近代印刷设备器材工业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上海、北京、广州、青岛、长沙、长春等地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印刷机械厂。到1937年,全国各地建立的印刷机械厂已达三十余家。这些印刷机械厂,虽多数规模尚小,但有些厂,譬如隶属于商务印书馆的上海华东机器制造厂和魏聚成机器厂、顺昌机器厂、姚公记机器厂、明精机器厂等,已具备可观的印刷机械生产能力,能生产时速达1800印的铅版印刷机、1200印的凸版印刷机,以及铅印机、三面刀切书机、订书机、浇版机、铸字机等用于制版、印刷和装订及辅助印刷机械三十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