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品质量是印刷企业的生存之本,但有不少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却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1.坚持质量第一,意识先行。
可信的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达到,关键就在于“质量第一”的理念是否被提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
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意识总是先于任何行为决策的落实的,有了先行的意识,才有接下来的强执行力。而强执行力源自于公司每个员工所凝聚的执行力,执行阶层有一个特性,只要认可了执行就是小事。
这就是意识所产生的无形的力量——主观能动性。
2.坚持树立质检权威,有一票否决权。
没有权威,即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意味着混乱的管理。
管理是一种控制性的游戏,权威是一种控制性的力量。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作为劳心者,应该有足够的控制力让员工学会遵守规则。
质量管理部门的权威,体现在质量问题上,也就是质量管理部门说了算,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权威力量,才能让质量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真正将“质量第一”的理念上升到战略高度的企业,制定的企业内控质量指标往往高于行业质量标准,这种举措是那些忙于费尽心思偷工减料的企业望尘莫及的。
3.坚持自检、互检、专检,上下工序齐抓。
自检、互检、专检,就是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这就是我国企业长期检验工作总结所得出的行之有效的“三检制”。这种检验制度要求着操作者的用心,专检员的专心,层层把关,对待缺陷,采取“三不政策: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还要看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配合程度,上道工序要将下道工序看作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下道工序要保障产品质量能够通过“三检制”。这样齐抓共管,才不会在质量不合格时互相推脱责任。
4.坚持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质量管理部门与生产技术部门、生产车间订立统一的质量目标任务,形成这样的连带关系,减少了生产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以及产量与质量的矛盾。
虽然会有人抱怨不公平,别人的过失为什么要落实到自己身上。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能大幅度地提升员工主观能动性。
5.坚持质量与工资挂钩,奖罚兑现。
每月在核算工资时,要依据质管部门提供的质量评分表和差错登记表,计算各工种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薪酬,奖罚兑现。
质量与工资挂钩的薪酬制度,对于激励督促员工保障印品质量上必然会有更直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