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正文

辽宁印刷产业问题调研与科学发展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07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106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印刷包装业是一个具有丰富产业内容的巨大的产业经济体系,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一个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并能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经济体系。其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文化产业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省印刷产业发展的实际,对确定印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握发展规律,对推进辽宁省的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印刷产业发展现状

  从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的工业、农业、装备制造业、制药业以及各种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优势的印刷产业链,为辽宁省印刷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良的环境。

  印刷产业基本情况

  辽宁印刷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发展平稳,区域印刷产业群显现,全省印刷企业总量、印刷产量均有明显增强。

  目前,辽宁省印刷企业已达726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65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157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2219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51家、打字复印企业3668家。

  辽宁省印刷企业拥有国产对开多色胶印机1700台(套),拥有进口印刷设备240台(套)。2008年全省印刷总产值已达214亿元。与此同时,印刷设备制造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辽宁印机品牌——营口大族冠华生产的四色短版彩色胶印机的销量已跃居全国第一位。

  积极实行印刷行业扶持政策

  为了促进辽宁省印刷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印刷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积极鼓励和扶持包装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印刷市场的竞争;支持印刷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印刷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印刷产业经济规模化发展;支持印刷业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印刷产业资源,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包装印刷产业经济空间广阔

  辽宁省乳业、制药业、酿酒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都需要包装印刷业的紧密配合,为打造优势的印刷产业链,促进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印刷设备制造取得新突破

  辽宁营口冠华是一家快速印刷机制造商,该公司在产品开发上颇有前瞻性,在小胶印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及时开发了6开、8开四色胶印机,CTP制版机远销海外,取得了很不错的产业经济效益。

  当前面临的基本问题

  开放进程缓慢

  珠三角、长三角两地政府对印刷产业投入的关切度比较大,印刷产业自我开放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加之两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印刷产业经济的发展优势。辽宁省属于环渤海地区,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不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政府对印刷产业及产业经济的关切度偏低。

  区域性联系不强

  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由于这样的经济关系,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各自为战的孤立发展态势。环渤海地区缺乏像珠三角和长三角那样多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和印刷产业集群。辽宁省印刷产业经济状况也如此。印刷企业缺乏在地区之间和省际之间的联络和交流,以至于很多大型活源流入省外。

  产业结构不合理

  多年来,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关切,辽宁省印刷产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高质量的产品及品牌少,合作合资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较小,专、特、精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彩色高档印刷能力不足,体现在胶印印刷能力和增长幅度上连续两年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散件印刷能力也连续两年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印刷能力弱

  由于印刷能力弱,导致活源不足。主要产品产量除胶印印刷略有增长外,其他产品,如书刊排版、书刊印刷、散件印刷、书刊装订等均有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全国的平均下降水平。印刷产品质量低,致使辽宁省内的很多出版社将出版精品委托于南方的印刷企业,造成省内活源的流失。

  此外,辽宁省书刊印刷业的整体印制水平居于全国中游偏下水平,因此导致了企业社会活源少,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也因此,印刷市场价格混乱,竞争无序的现象时有出现。

  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滞后

  辽宁省包装印刷产业经济与国内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据统计,辽宁省每年拥有2200多亿元的出口工农业产品及药业、乳业产品包装的任务。即使以5%的成本计算,辽宁包装印刷业的产值应超过280亿元,尚有近百亿元的产业经济在省外运营。

  印刷体系不完善

  多年来,由于政府没有把印刷产业纳入技术改造中,没有向印刷产业注入技改资金,形成了单一印刷体系。同时,再加上税收的压力和印刷人才的短缺,导致了加工成本的增加和印刷价格的提高。

  统筹兼顾  科学定位 整合业态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支持下,辽宁省的印刷市场将持续扩大,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改变辽宁印刷产业经济现状,需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不断完善全省印刷产业体系,为提升产业经济水平注入新的活力。

  为产业发展科学定位

  为使全省印刷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要积极做好对各类印企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关停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低劣、管理混乱的企业;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积极鼓励和扶持包装印企特别是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的发展;努力开发商务印刷,做好拓展新型印刷领域的工作。

  支持发展出版物印刷企业

  辽宁省出版物印刷企业到2012年将从现在的近170家发展到220家左右,以适应全省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需要。对出版物印刷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进行结构优化,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调整,从而全面提高出版物印刷企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鼓励发展 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包装印刷业在辽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辽宁省乳业、制药业、酿酒业等多种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都需要包装印刷业的紧密配合。因此,包装印刷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辽宁省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有近1160家。按照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的速度,必然需要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未来5年,将是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12年应达到2650家左右。

  限制发展 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

  随着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适度发展,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必将呈减少的态势。必须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印刷设备,促使少数技术陈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管理混乱的小企业自动退出印刷行业,在现有基础上总量控制在2330家左右。

  合理发展专项印刷企业

  随着印刷设备、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个性化印刷的不断发展,专项印刷企业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需要对专项印刷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定位。因此,专项印刷企业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总量应控制在300家左右。

  整合业态构建产业集群

  辽宁省约有3600多家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其特点是布局分散、地区割据、实力不强。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重点培养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印刷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印刷品牌。

  分别以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大连(丹东)为核心,建立以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要引导或有组织地将分散的印刷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或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商务印刷、快速印刷以及特种印刷的产业链。力争在3年~5年之内,沈阳、大连地区的印刷业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以鞍山(营口、盘锦)为核心,建立以塑料编织包装、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塑料包装制品市场需求。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拓宽应用领域,适应塑料包装材料产品结构变化,向门类齐全,高性能、多功能,集约化方向发展。力争在3年~5年之内,该地区印刷业年总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

  以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为核心,建立以纸制品深加工为主体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依托金城纸厂,抓住“以纸代塑,以纸代木”的包装印刷的发展趋势,以发展包装材料和纸制容器为主要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瓦楞纸板、蜂窝纸板、纸浆模塑、发泡纸等纸类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印刷企业开辟新的市场。力争在3年~5年之内,该地区印刷业年总产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

  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印刷产业园区,带动印刷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提升规模。

  在建设印刷产业集群的同时,在政策和条件适合的前提下,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印刷园区。初步计划建设沈阳胡台新城东北包装印刷产业园、本溪医药包装印刷产业园、鞍山铁西印刷产业园和鞍山印刷市场。园区将集综合印刷于一体,在3年~5年之内总产值将达到40亿元人民币。

  立体发展  拓展市场  加强管理

  引进外资  合理推动产业布局

  外资进入印刷产业是产业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关键是如何引导外资。通过利用外资,改进全省的印刷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印制水平,提高全省印刷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保持印刷产业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拓展空间  扩大海外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辽宁省印刷企业需要练好内功。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提高产品定位;按照国际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和名牌战略;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健全销售网络,发展海外经销商,做好售后服务。

  只要条件成熟,企业要敢于走出国门,敢于到海外投资办厂,敢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拓展印刷产业经济发展的空间。

  以新技术 带动新的发展契机

  与全国印刷业一样,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技术为印刷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推动了辽宁省印刷业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CTP技术,以其计算机技术处理、印刷图文信息、直接输入版材为特点,已被印刷企业所接受。

  利用中介组织 维护行业利益

  转变职能,加强服务。企业需要中介组织来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需要中介组织作为代言人,监督行业自律,保证行业的有序竞争。因此,通过印刷协会开好辽宁印刷合作发展大会和东北印刷合作发展大会,建设好北方新闻出版网和东北印刷包装网,加强对企业的宣传,为企业服好务。同时加强对全省印刷产业经济的宣传,明确印刷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地位和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所需人才

  辽宁省的专业人才缺口十分巨大。目前,全省仅有一所中等印刷专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和生源数量已远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一方面需要对学校进行升格,扩大招生数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新的专业,适应印刷产业市场的需要,同时,提高全省印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印刷人才的培养上,要根据印刷产业的特性安排好人才的培养结构。

  加强管理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发展,是产业经济的第一要务,也是印刷产业经济的第一要务。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印刷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管理。所谓许可管理,是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对从事印刷的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管理。在审批环节,要坚持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在审批过程中,应当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第一要务,可采取准入许可、规范许可等步骤,为企业提升规模和档次预留发展空间。下放行政许可权限,由各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完成企业准入的主要行政许可环节。在管理环节,以质量标准为抓手,以提高质量水平为管理标准,建立制度化的联动管理机制。在执法环节,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印刷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生产环境。

  辽宁有着丰富的印刷资源,印刷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要促进全省印刷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适合辽宁省印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产业经济政策,鼓励印刷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推进产业科学发展。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耗费10年,斥资2.8万亿!为奥运会押上家底的日本,还是难逃一劫 2020年后千万吨箱板瓦楞纸新产能或大批被取消、转移
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包装纸行业集中度较低 人员“就业难“遇企业“招工难“ 矛盾如何化解?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