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已经触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由于它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特点,必然会渗透到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去,特别是商务业务活动。高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龚经强深谙先发制人的道理。他对高科技行业的见解是,高科技是高风险和涉及大投资的领域。高科技公司需要不断寻求进步,发展新项目,适应资讯时代的转变,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从中,不难让人感受出他面对未来挑战的信心,而且他正用一个个行动将理想付诸实现。他暗自思索:必须马上行动才能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初,龚经强创办中国包装网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顾虑的。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了他所具备的超前的思维及领先时代的勇气。改变世界当然从有一个伟大的想法开始,但难的不是想法本身,而是如何把想法变成真正的、惊天动地的创新战略。人太冷静了也是糊涂,人生最大的冒险其实就是不敢冒险。因为商机往往稍纵即逝,关键时刻,正需要激情。龚经强决定再次一搏,毕竟时代在变,网络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想证明自己可以超越生命的现有价值。1999年初,他又开始新一轮的策马扬鞭。
放下古玩、放大镜,操起鼠标,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栽进了网络这片虚拟空间。他反反复复地调研包装行业,学习电子商务教程他发现很多人对网络、对电子商务的了解都还不够全面。然而纵观全球,其他各国都已争先恐后地竞相发展B2B模式,中国却仍处在电子商务引入阶段。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在起步阶段较大的减少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B2B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21世纪,包装行业将是朝阳产业,各包装企业产品信息化、企业网络化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据1999年统计,我国的包装企业有18多万家,年产值达2500亿元,而且包装行业的是中国传统产业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较小的行业之一。最重要的是,龚经强热爱包装事业,他熟悉并了解这一行业,而且有这份自信,能够在网络时代游刃有余地操纵这一传统产业。
龚经强常对自己说,要成功,不仅要勤奋、要冷静,更重要的是要有跔的智慧,以及领先这种智慧把握机遇的能力。当然,这条创业之路仍旧并不好走,期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成功失败,使他成为一个更为冷静和理智的商人。没有谁会将企业家、书画家、CEO联系到一块儿,而对他来说,似乎这个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与中国包装网合办)一生。
一个高科技公司要获得快速发展,资金、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并且是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中国包装网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比如资金缺乏、市场风险、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等,但由于中包人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克服卫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龚经强一开始就重视人才选用,注重团队协作精神,1999年7月,中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中国包装网蹒跚起步了。从网站的总体框架来看,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总体感觉起来严谨而高格调,网站风格简洁稳重,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生命的延续就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灵魂为之存在的基础上去延续的,只有绚丽的外表,没有美丽的灵魂,生命是不可能长时间延续的,中国包装网以它的服务和特色去吸引人、把握人。网站一开通,就得到了包装行业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包装世界》杂志社率先与之合作,在杂志中开辟了网络时代专栏,并在网上发布《包装世界》杂志电子版;同时,浙江、云南等地包协也把网站建设与发展列入2000年协会工作日程。1999年11月,龚经强带领智慧团成员奔赴北京寻求合作,在首届国际包装信息大会上,中国包装网以其完善的服务功能、高水准的技术含量、丰富的信息量在众多同类网站中脱颖而出。就在此会上,中国包协宣布中国包装网正式开通,全面推动包装企业上网工程活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包装报》等数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由此,“中国包装网”真正开始在中国包装行业无数双关注的眼睛中不断乘风破浪,而龚经强则无疑是这艘舰船的舵手。
运筹帷幄精打算 决胜千里谈笑间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正逐渐变得务实起来,从2000年4月开始,对网络经济眼热的其他传统行业也开始纷纷踏上Internet这一跳板。中国纸网、中国材料资讯网相继开通。在追求成本最低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下,传统行业的触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行业网站的相继出现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当行业网站的创建呈涌泉之势,在起跑线上跃跃欲试的人既拥护嘈杂,在他们所勾画的一个个蓝图面前,很多人难免都会无所适从。
龚经强曾经说过,他看问题不是看眼前的,而是看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正因为有这种超前的眼光,龚经强比别人看得更远,也就能够先走一步。作为包装行业界的权威网站,中国包装网以一日千里的步伐前进,并显出无可限量的前景,其借助行业优势,在包装领域垂直打洞,并打得越来越深。网站开通不到几个月时间,公司由初创时的3名员工,发展到近100名,创收达300万元。网站访问量也是逐日上升。两年后的今天,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包装网日访问量达30多万人次。
2000年元月,原中国包协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谢荣全和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方瑜等率专家一行六人视察了中国包装网建设基地,身临其境,他们认为中国包装网发挥了重要的咨询及传输管道作用,不愧为技术含量最高、覆盖面广、最具权威的专业门户网站,是中国包装行业内外交流的窗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你们要充分利用协会赋予的职能,抓紧制定包装信息网络的发展规划,规范包装网络的建设标准,建立全国包装信息网络。
2001年7月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进一行考察中国包装网时强调:“中国包装网的建设是长远计划,必须加大力度去抓这项工程,联合包装企业、各地包协、专业委员会和各国包装组织进行合作,待时机成熟推行股份制改造,把中国包装网建设成为国际化网络集团,并明确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龚经强无庸置疑称得上是包装行业界的中坚,包装IT界信息的脊梁。《浙江经济报》2000年3月30日头版大幅报道中国包装网时称龚经强是“将企业家的开拓精神、艺术家的激情及发明家的智慧溶为一体,在IT界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路子”。是的,中国包装网的横空出世,无疑是龚经强对IT界的一记重拳,令无数同行竞折腰。而龚经强深知,要站在高科技的最前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必须维持创新的热情。历史永远没有停止,市场竞争、商业发展也同样不会停止,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确保不败。在他的领导下,全体中包人刻苦钻研,不懈努力,不断研究开发系统软件,以确保网站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技术工程人员合作开发的“包装Yahoo”网站导航系统,该系统填补了国内网络包装站点中搜索平台的空白,使企业查找信息非常方便、快捷,避免了盲目性,因此既节省时间又节约了费用。目前,已有近2万家国内外包装网站,称得上是包装网站大全。包装Yahoo按照包装生产厂家、贸易公司、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等信息进行自动分类检索,同时也方便了不懂电脑的企业,使他们鼠标在手,万事不愁。应该说,持续创新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基本需要。
针对在国内开展电子商务所要求的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安全认证等基础条件都还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以龚经强为中坚的中包人着眼于实际,摸索出一套网上网下相结合,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在网上,免费为包装行业企业发布供求信息提供搜索引擎以查询企业及产品信息,让行业客户随时了解市场价格行情、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同时,中国包装网为企业制作网页、注册域名并提供虚拟主机及为已上网企业制作链接、承揽网络广告的服务;而货款支付、物流配送的流程则放至网下,由企业自行通过传统方式解决。这一模式的创建为传统企业迈向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良好开端,让传统企业的经营者尝到互联网带来的甜头,并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互联网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中国包装自建站以来,受到中国包协及农业部信息中心各位高层领导的多次视察和指导。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包协会长邱纯甫行生在对比美国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时,极大地肯定了中国包装网的突出表现,欣然题词:“建设中国包装网,为决策管理服务,为生产经营服务。”
2000年5月,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下文成立网络组织机构--中国包装网络管理中心,龚经强任常务副主任。在取得一项又一项的耀人成就中,龚经强意气风发,屡创佳绩,以往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竟成了常人难得的人生阅历。在局外人看来,中国包装网的发展似乎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创业者自己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如今,面对国际巨头虎视眈眈、挥师圈地,华人品牌“群虾无首”的现状,龚经强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行业向网络经济转型的紧迫性,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他以更高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和包装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1999年11月,龚经强率行提出“包装企业上网工程”的思路,后由中国包装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实施该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包装网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网络包装资源》,2000年9月22日在中国包装报作报道,《网络包装资源》是因特网上的电子黄页。在2000年11月北京召开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再次成为包装界注目的焦点,业内人士不得不叹服龚经强独到的眼光、敏锐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会后,邱纯甫会长接见了龚经强,就包装网的发展战略亲切长谈近2小时。邱会长充分肯定了其工作成绩,并提名龚经强进入中国包协常务理事会。中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包装网)也被评为中国200强先进包装企业,为中国包装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邱纯甫会长一直十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