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编辑:“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曾经是我国印刷产业技术变革的一个形象的描述,此后出现的“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照排”16字方针指引我国印刷产业进入了“光与电”的全新时代。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光与电”时代的使命和任务,正在进行一场更加全面和彻底的技术革命,迎接以“0和1”为基本单元的数字时代的到来。也许,“告别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0和1”是印刷产业技术发展和变革的一个更为完整的路线图,也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形象表征。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回顾印刷产业技术走过的道路,展望其发展前景和方向,对我国印刷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印刷产业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
如果以数字化程度来表征印刷产业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将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模拟时代、模拟与数字并存的时代和数字时代。这三个时代与本文的标题的三个阶段基本对应,即,模拟时代与“铅与火”对应,模拟与数字并存的时代与“光与电”对应,数字时代与“0和1”对应。
二、印刷产业技术的基础正在发生迁移
与其他媒体技术一样,印刷产业技术建立在产品的处理和加工方式、呈现方式、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这四个基本要素就好比支撑印刷产业技术这个大楼的四个基石,决定了印刷产业和产业技术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1)生产和处理方式从模拟流程转向数字流程
(2)媒体从物理媒体转向数字媒体
(3)存储方式从仓库存储转向高密数字存储方式
(4)传输方式从交通运输转向数字网络传输
三、印刷产业技术进入跨媒体时代
如果将原稿和印刷品看成是印刷过程的入口和出口,那么这个入口和出口的口径正在不断拓宽,连接它们的是一个不断繁殖和增长的数字资源。
四、完整的市场覆盖
纸媒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印刷技术在大量复制方面所具有的高速、高质量和廉价的优点赋予了印刷技术强劲的生命力,使其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和激烈竞争中依然宝刀不老、经久不衰。实际上,纸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文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称为“纸文化”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五、CTP+CIP是印刷产业技术数字化的一个终极目标
有版印刷是针对大众化需求的最佳方法,也是印刷媒体几个世纪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和计算机整合生产技术(CIP)是有版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归宿,同时也是数字时代印刷产业技术的重要标志。
CTP技术实现了数字页面(数字胶片)向印版的直接转换,省去了CTF技术中必须使用胶片以及配套环节的麻烦,在效率、质量、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CTF技术。因此,CTP取代CTF,成为下一代印刷技术的主流是印刷产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
六、数字印刷技术牵引按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数字印刷是提供个性化需求纸媒体产品的最佳方法,是印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崭新空间,也是实现按需印刷生产和服务的关键。
“0和1”时代给印刷产业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全面和彻底的,触及了印刷产业技术的基础,涉及到印刷产业的方方面面。变化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在不断深化和扩大。适应和调整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孕育了无限的商机和发展的空间。变化时期的游戏规则已经不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适者”看到可能停靠的码头,登上拓荒的彼岸。
七、我国印刷教育的变迁
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分为3个层次:除了本科和研究生以外,还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印刷教育的定位为交叉应用的高等教育学科;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归为一种职业化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方向,可以说非常遗憾,在1997年搜集研究生学科目录时,印刷专业并未列入,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际上没有这个概念。现实中,中国的印刷教育还是一种基于传统印刷技术的印刷,而并不是所谓的跨媒体时代的教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印刷教育做一些调整。
另外,印刷教育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院校相对集中,但在珠三角地区偏少。现在全国共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印刷专业,在这当中又以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为代表。这些专业的教育资源分布与我国印刷产业区域分布非常不协调。
基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来:我国目前的印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印刷教育未确立自身的学科体系,以至于在研究生阶段没有相应的学科根基;第二是教育内容仍趋向传统技术和产业;第三,印刷工程教育的训练和培养还很不够,与行业的发展和状况实际上相符;第四是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地区的分布不均衡;第五是职业教育,这里的职业教育不仅仅只是高等,也包括中等,与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完全不适应。
快速消费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包装领域的发展尤为迅猛,有力地推动了食品、日化、日用品以及医药等行业的进步,同时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各种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市场需求。面对这种形势,快速消费品包装材料的发展有了以下趋势。
趋势一 包装减量化
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通常会通过控制成本保证利润,而包装材料作为快速消费品的辅助性材料,往往首当其冲,所以,包装材料的成本经常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另外,尽量节省材料的使用量也符合环保的要求。因此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材料将呈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趋势。
在塑料软包装行业中,已经出现了能够加工更薄的薄膜且加工难度不大的新型原材料,如添加茂金属的聚烯烃等。欧洲制作罐头和饮料罐所用的马口铁材料厚度只0.13-0.14mm,已经达到了钢铁公司所能供应材料的极限厚度。国外的容器制造厂家还竞相研制刚性塑料罐,希望以其重量轻、易成型、价格低的优势取代金属容器,现在在可蒸煮罐、饮料聚酯罐和牛奶聚丙烯罐等几个品种方面已有突破。
趋势二 材料安全化
2005年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从过去对产品包装的一般性防护功能(如视觉、嗅觉、触觉等)的要求转向包装的安全性等更深层次的要求。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快速消费品企业对其自身产品的安全控制力度逐步加大,对包装材料的卫生和功能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包装材料的防护范围也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有很多客户要求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提供由权威部门出具的包装材料生物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证明,特别是对油墨和胶黏剂的使用有更严格的要求。另外,对包装材料的生产环境也有许多限制,如因为PVC分解后的单体对人体有害,目前普遍采用的PVC药品泡罩包装正在逐步淘汰;一些国外的公司甚至要求包装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对人体敏感性的测试等项目。
趋势三 生产高效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商品和新型包装设备不断出现,但总体来说,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和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包装设备在向大型化、快速化、高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必须要跟上形式发展,努力提高包装材料的适应性,不断研发在实际应用中保证生产效率更高的材料。
例如,在巧克力、冰激凌等一些热敏感性产品的包装中,低温快速封合的包装材料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热压封合包装材料,与热压封合包装材料的区别是:用特殊胶水代替热封层局部涂布在基材表面,然后在常温下挤压封合。由于减少了热传递的时间,封合速度大大提高,通常情况下速度是热压封合材料速度的8~10倍,同时还消除了由于加热材料可能带来的异味,由于是局部涂布,还大大节省了材料。
趋势四 功能智能化
今天,一些传统包装形式和包装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日益复杂的流通防护需求,包装材料的实现要求从过去的静态转向动态,全新概念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已经或即将出现,功能性和智能性包装和材料将是包装企业的重要研发方向。
目前,已经出现的功能性包装和智能性包装及材料有很多,如一些儿童防护包装、防盗包装、热敏和压敏包装材料,日本近期开发出能够快速降低微波加热后的食品的温度的包装,另外也出现了把抗氧化剂加入包装材料中的保鲜包装。当然,许多功能性和智能性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还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新问题及待攻克的科技难关,但潜在的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
趋势五 结构形式新颖化
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在逐步减少,品牌使用价值的同质性逐步增大,产品销量对终端陈列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企业而言,在性价比相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产品能吸引消费者,什么样的产品能让消费者购买?这些让企业对同类产品的终端陈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导致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会下不少工夫,要求用包装来突出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这对包装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形式、结构新颖的包装也是一种市场细分,对企业来说也许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机会。目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