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印刷,低、中、高档并存。
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动态的时刻;一个人力成本增加,市场竞争白热化时代。标签市场何去何从?
有挑战,有机遇;有欢笑,有泪水。
或许世上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有种“让你欢喜让你忧”的感叹。
然而,光明在前!
大有可为的中国标签市场
中国的标签市场低、中、高档次标签并存。目前,在标签印刷领域,单张纸印刷规模下降,卷筒纸印刷数量上升。高档次的原材料用量越来越大,薄膜标签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商品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干胶标签应用市场。可以说,中国的不干胶印刷大有可为。
本土化设备制造商提速中国不干胶标签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虽然中国的标签印刷在质量方面进步较快,但在市场规模、产品档次、品种规格、消费档次、环保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欧美发达国家的不干胶印刷主要以柔版印刷为主,因为其采用水性油墨改善了操作条件和生产环境,生产的标签更环保更安全。标签印刷业同其它任何行业一样都要与其本国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因为柔版印刷水性油墨、制版都成本较高,加之全民环保意识的差距,所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政府、标签用户、印刷设备生产商的共同努力。
中国的不干胶标签印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全部设备、技术从日本引进。直到80年代初,山西天泽太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山西太行印刷机器厂)在国内率先生产出第一台国产不干胶标签印刷机,填补了中国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生产的空白。
作为中国第一家生产标签印刷设备的企业,该公司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高端技术,始终引领着中国标签印刷的新潮流。2000年,山西太行率先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柔性版印刷机,该设备采用了国际最新前沿技术、进口网纹辊、自动纠偏、自动张力控制、UV干燥、自动检测,采用水性油墨,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环境,更符合环保的要求。YT150高速不干胶商标印刷机的生产,为刚进入标签印刷的私营企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2002年YT300往返式不干胶印刷机的试制成功,为我国自行生产高档商标印刷机开辟了一条新路。该机采用三轴伺服系统,UV烘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尤其采用纸张往返运动,适应标签生产商不同版面的商标印刷节约了成本。2005年年底,公司又推出了YTWX5250卫星式商标印刷机,该机速度高、套印准、印品精美,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厂商。这两款机型可和进口机媲美,但价格仅占进口机价格的不足二分之一。为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言而明。
加大研发力度夺回高档标签印刷市场
目前,国产较高档次的标签产品基本上可满足国内三资企业和大型国企的需要,但是近年来,中国标签市场对高档次、可自动贴标的不干胶标签机需求量迅速增多,国内的一些大印刷厂家陆续引进了先进的凸版和柔版标签印刷设备来满足市场需求。而中国本土化的标签印刷设备在技术、性能上相对国外产品有一定的差距,使得一些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国外专业标签印刷设备厂商瞄准这一商机,纷纷将设备打入中国市场甚至在中国投资建厂。但为了夺回这一标签印刷市场,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生产商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向高档次领域发展。
山西太行下一部的发展战略就是,立足国内标签市场,瞄准国际高端印刷技术,实现标签印刷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顺应国际印刷业高速、多色、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为全国的标签生产用户提供不同品种、不同档次、高精度、低价格的各种不干胶标签印刷机。
发展环保标签建造全球最大标签市场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标签印刷生产商、标签印刷设备生产商纷纷进入中国。促使中国的标签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瓶和罐上使用的纸标签逐步减少,模内标签、轻量玻璃瓶上应用的标签、套筒标签等在继续增长;PET瓶用塑料标签、射频识别标签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外贸易的频繁增加,中国标签印刷技术在逐步提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标签品种看,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智能防伪标签、柔印环保标签、射频标签、模内标签等新型标签技术。从标签印刷设备技术来看,平、凸、柔、网组合印刷技术,连线印后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全息定位烫印,CTP制版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将为中国成为标签印刷大国、强国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相应的国内不干胶印刷生产商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标签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这对于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生产商来说,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市场发展仍存在很大问题,我建议:
*大中型企业要加快机制转换,加快组建大集团、大公司,注重提升产品质量,搞好服务;
*乡镇个体企业要加强管理,强强联合,扩大规模,增加新设备、引进人才、不追求短期利益;
*各类企业都要搞好售后服务,并从服务中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个性化设备满足用户需要;
*柔性版印刷是国际商标印刷的发展方向,建议标签生产商要抓住先入为主的机遇,同时国内各标签印刷设备生产厂及材料供应商也要克服柔印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中国的柔性版标签印刷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