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IC卡(integrated circut card)
在一个塑料证卡上镶嵌或注塑一个集成电路,其内部即可进行运算,使证卡具有存储和微机的功能。此卡也称IC卡(integrated circut card),1974年由法国人发明,其容量比磁卡大许多,国外产品存储量可达几千字节。供识别的照片、血型、指纹等个人资料均可容纳。由于保密性好,可以不依靠数据库而独立运行,故很实用,而且存储器可分成多个应用小区实现一卡多用。
由于IC卡成本低、防伪性能在不断改进、完善、大有取代一般磁卡成为信用卡、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大多数证卡之势,并可延伸到各种有价票据及贵重的商品防伪上。
六.智能卡(Smart cards)
IC卡内部有加密逻辑电路即为智能卡(Smart cards).为了对付假信用卡,Europay international、万事达及VISA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出智能信用卡并公布其BMV标准。智能卡就是在普通信用卡上再放置一个智能卡。智能卡上使用一片能存储大量信息而又不易被假冒的芯片。由于生产芯片属高科技、大投入,加之此卡内部有加密逻辑电路,故可束缚伪造者的手脚。持卡者除用此卡做信用卡外,还可作为手提电话的插卡、商店长期客户卡、甚至作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车卡,达到一卡多用的目的。
七.光卡(Laser card)
已在欧美、日本应用。其存储量更大。目前一卡的最高容量可达6.6M字节。由于卡上数据不能改写,卡本身又耐用、耐高温,不怕磁场、静电干扰及X射线辐射,故受人们欢迎。激光卡有硬件加密、软件加密与人体特征记录加密三种应用形式。此卡不像IC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功能,由于信息均暴露于卡上,伪造者一旦得到一套读写装置及软件即可破译,使其失去防伪功能。如把IC卡与激光卡综合利用,研制出新的复合性卡,其防伪性能会更好。
八.射频识别技术
这种技术出现于八十年代中期,其原理是:应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或微波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通过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数据信息的交换,发生在被识别物体内部的电子标签和发出指令的读写器之间。电子标签里面的最关信息由于电子标签是内置的,因此即使环境条件恶劣,射频卡的应用也不受影响。最早这种技术被使用在野生动物的遥控、监测上,科学家将电子标签放置在动物身上,以了解动物活动的区域、范围。又由于读写器具有同时识别的能力,可以进行大通量的识别,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在马拉松比赛中,由于人员太多,出发不一,如果没有一个精确的计时装置会造成不公平。于是,专家就设计了这样一种方式:运动员在自己的鞋带上系上射频卡,在比赛的起跑线和终点线处放置带有微型天线的小垫片,当运动员越过垫片时,计时系统接收运动员所带的射频卡发出的信号,并记录当时的都利用了这种装置在安全级别要求高的地方,还可以将指纹、掌纹或颜面特征等进行数字H处理,然后存入射频卡,以更好地识别身份。1996年奥运会,运动员和官方人员随身携带含有自己手掌信息的射频卡,当他们要进入某一安全区时,必须将其右手搁在扫描器上,当系统检索出的三维图像与其人一致,且此人所携带进入现在,欧美许多高速公路自动收费都使用这一技术。经常往来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事先就在车上安装了射频卡,当它通过收费站时,它不需要排队等待交费,而是直接通行,因为在该收费口安装有读写器,记录了该车的通行时间和距离,公路费自动从用户账户上。
据悉,被称为"电子标签"的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有关部门预测,到2008年,用于在零售供应链中跟踪货物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市场规模将发展到接近13亿美元。RFID的倡导者认为,该技术正与电子供应链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久将极有可能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例如,RFID库存跟踪系统是指将RFID标签贴在托盘、包装箱或元器件上,进行元器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的自动存储和传递。RFID标签能将信息传递给10英尺范围内的射频读卡机上,使仓库和车间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RFID的倡导者认为,此举可能大幅削减成本和清理供应链中的障碍。对该技术的需求存在于供应链的每一环节。沃尔玛已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1月前使用托盘和货物包装箱级RFID,此举将促使其上游供应商仔细研究使用RFID的产品,并将其作为外部运输环节的一部分。而零售巨头麦德龙(MetroGroup)最近也宣布,今年该公司将在零售店和配送中心全面推广RFID技术。
日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并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来源:哈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