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至今,已经过去了4年。4年之中,杭州、重庆、湖南、天津、湖北、广东、陕西、江苏等地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先后获批建立,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达到9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地不仅以较快的速度“拔地而起”,也以更加务实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发布的《2011-2012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9家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19.71亿元,占数字出版营业收入的30.5%。
从各基地的发展战略和重点来看,也实现了由审批起步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阶段性过渡,形成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如上海张江的网络游戏和超算服务,天津和重庆的云计算技术服务,杭州的移动阅读和网游动漫,江苏扬州园区的数字教育(电子书包)和电子(纸)阅读器等,都彰显出各自的特色与优势。
政府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自2012年6月6日揭牌,陕西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入驻陕西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数字出版企业达到300多家、产值达到40多亿元、从业人员为5万~6万人。在分享经验时,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处长潘宇表示,基地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
据了解,陕西省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三强”战略,要把文化产业作为陕西的一个支柱性产业来发展,并专门设立了5个亿的专项资金,其中西安有1.2亿元的专项资金,西安高新区有9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为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据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处长李彤介绍,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快速发展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目前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在带动重庆市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明显。同时,重庆基地正在逐步形成以云技术为基础和支撑的发展特色,前景广阔,优势比较明显。”她说道。
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产业发展处处长王普生谈到,天津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小额贷款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为入驻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企业打造了金融服务平台。半年时间的运作,累计投放资金近两个亿,为基地招商引资和企业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全国首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过4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新闻出版业转型的试验田与改革的先行者。借助地方政府资源,上海张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服务项目与服务机制。“今年基地向上海市文创资金申报了两个关于数字出版的平台项目”,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副总经理钟思远谈到,“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共同助力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
有特色,才有前途
依托“云”平台,是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一大特色。李彤谈到,目前重庆北部新区已经形成了包括基础业务云和应用业务云在内的云平台。
为突出“云”特色,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还成立了“云办”,注重行业推广运用,进行技术和模式等方面的探索。目前该基地基本形成了“1+2+10+N”的发展模式,即“依托一朵云,打造两个平台,培育十大产业门类和建设N个产业发展园区”的发展思路。
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也以发力“云计算”为特色。据介绍,2010年天津基地研发试用的“天河一号”,运算能力达到4000万亿次,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围绕“天河一号”的超级计算能力,天津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了“超级计算平台”,通过光纤专网把“超算”的资源提供到所有的数字出版企业的“桌面”,使后者可以更好地利用“超算”提高竞争能力。“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虽然挂牌晚,但我们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王普生说。
对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扬州园区来说,电子纸、电子书包是最显著的特色。据了解,扬州园区囊括了川奇光电子纸核心技术公司,后者在扩大产能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联合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打造电子阅读器、数字读物出版、数字内容服务的“三位一体”的电子书城。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出版产业发展处(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处长陆幸生谈到,“扬州园区着眼于优势产业电子纸的生产,现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出口欧美供不应求。”
龙头企业成基地发展引擎
自成立之初,杭州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就可谓“风生水起”。这与基地内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阅读基地以及华数传媒密不可分。同时,杭州基地还与30多家出版单位合作,形成了更强有力的推动力。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克韶指出,杭州基地也正在从“规模发展型”向“效益发展型”转变。“数字出版单位要见到‘真金白银’,否则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在建设方针上,杭州基地方面也表示要扶植重点,对重点企业重点投入。
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也同样坚持龙头企业带动策略。“在招商过程中,除了中小企业外,我们希望与大企业合作。今年年会期间,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已经与航天数媒达成共识,他们将在华中基地建设分公司。”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负责人马莉表示,引入数字出版龙头企业有利于加快基地发展的速度。据介绍,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坚持“定向开发,智力引导,多元投资,主题突出”的运作模式,大力引进高质量、高回报的优质项目,培养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