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京城许多生活垃圾是过度生产、过度包装、过度营销、过度消费“制造”的。陆海军对此表示,北京准备立法并制定相关政策,变对垃圾的事后被动处理为管理重心前移,在产品设计、选购、包装、消费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管,控制垃圾产生,对过度垃圾实行收费、罚款。
过度垃圾并非北京“独享”的“头疼病”,而是全国所有城市的“通病”。过度垃圾全是过度包装惹的祸,浪费资源,制造污染,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很多困难,可谓“罪恶”深重,惟独厂家、商家,从中赚取到了丰厚利润。
有人说,消除过度垃圾主要靠市场,过度包装加大商品成本,如果老百姓都不去买,过度包装就会销声匿迹。这种想法未免天真,过度包装商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公款,公款购物不怕贵,就怕包装不豪华、不漂亮。因此限制过度包装,立法不可少。笔者的朋友在法国留学,据他所见,法国的香水和红葡萄酒虽说是世界名牌,但全部用纸盒简装,未见木制包装盒,因为法国《包装法》禁止用木制品包装食品和化妆品。
笔者认为,遏制过度垃圾当务之急是制定绿色包装标准,并不折不扣地执行。
如今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标准,连馒头、月饼、粽子都有了“国标”,可十分重要的绿色包装“国标”却千呼万唤不出来,笔者认为,出台国家级绿色包装标准迫在眉睫。这个标准应涵盖所有食品和生活用品,本着节俭、简装、绿色、环保的原则,少用或禁用木材和金属做包装材料,明确各类商品包装用材、规定包装成本占商品价值之比例,并将包装用材和成本在商品说明书中标明,便于消费者监督。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绿色包装标准,想要全程监管过度垃圾,恐难有实效。
一种观点认为对过度包装可征收资源税,这是网开一面不可取。过度包装不是消费习惯问题难解决,也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任何方便,纯属浪费资源,属于消费陋俗,只会助长奢侈消费和公款消费,理应封杀。德国、法国那么富有,都立法禁止过度包装,中国尚不富裕,人均资源十分匮乏,没有任何理由让过度包装大行其道。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做法,严格绿色包装准入制和许可证,让不符合包装要求的商品坚决禁入市场,严禁销售,真正从源头上控制“过度”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