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我国是世界家电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淘汰下来的家电废弃物数量惊人,对这些家电废弃物如何处理,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家电产品是由各种材料和元件组成的复杂混合体,其中含有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如钢、玻璃、塑料和贵金属等,人们在对这些材料回收利用时,多采用物理分解、冶炼或焚烧等方式。但家电产品中同时含有许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铅、镉、汞和六价铬,它们的回收和利用在经济上或技术上都很困难,若废弃、焚烧后填埋或直接掩埋,就会污染土壤或水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又如冰箱中的CFC-11/12会破坏臭氧层,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会污染土壤;再如塑料中添加的某些溴化阻燃剂(如PBDE和PBB)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二垩英和呋喃[1]。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家电产品的发展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疚和环境效应的协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如日本的《家电再循环法》已于2001年4月1日生效;欧盟同时公布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将铅、镉、汞、六价铬、PBDE和PBB列为有害物质予以禁用,该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有关家电废弃物的法规也即将出台。
保护环境的义务、满足绿色消费者的需求和遵守法规的责任促使家电制造商加快了应用绿色制造技术的速度,同时也加大了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力度。
2 绿色制造技术的概念
所谓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从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报废以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现代制造模式,目的是将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破坏或危害降到最小,并使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最高。
为了正确理解和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我认为有几个观点至关重要:
①绿色制造技术强调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过程中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识别环境因素,评估影响程度,决定处置对策。
②决定是否要对环境因素采取对策,只能是在满足环境法规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的利用率。由于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利润,因此不可能为了单纯的保护环境而不计成本。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需要企业综合考虑环保和资源问题。
③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环境因素是和产品质量等属性伴随在一起的,不可人为将环境控制和质量控制剥离开来。目前提倡企业将ISO14001和ISO9001一体化,就能避免此问题。
因为如果将二者分开,顾客对质量的要求比环保的要求明显,使企业将重点放在质量控制上,特别是在质量控制已得到企业全员认同的形势下。而企业对环境的控制就可能被削弱,甚至将环境的控制局限于节水、节电、治理三废等低层次上,好像环境控制尽是花钱,而节约材料、节能设计、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活动好像就不属于环保的范围,长期下去,环境控制的增值效果被掩盖,ISO14001的目标就会走样。
④环境法规重点强调的是控制结果。制造企业为了经营和贸易需要就必须满足法规要求的结果,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以此结果作为评价、判断目标,从而对相应的环境要素和涉及的个别过程进行控制。如工厂噪声、排废、产品回收率和再利用率、限用有害物质等指标的控制,企业就是通过选用治理设施、在设计过程中控制材料和部件的使用来到目标。因此环境法规是促进绿色制造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动力,但因环境法规的出台是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相适应的,故在促进绿色制造技术方面存在局限性。值得关注的是,环境法规可能成为地区间“非贸易壁垒”的一种方式。
⑤绿色顾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如绿色制造商要求分承包满足环保的要求;又如集团购买时限定只采购绿色产品,欧盟甚至对采购A+能耗冰箱的顾客进行补贴等等,都能促使相关制造方重视环保,从而去应用绿色制造技术。
⑥绿色产品是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结果。绿色工厂生产绿色产品是发色制造模式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目的是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绿色工厂主要指在工厂实施并通过了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对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有效控制,工厂的各项环境指标满足了法规和顾客的要求,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持积极态度并有相当投入;而绿色产品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绿色属性,如节能、可拆卸和可维修性、产品报废后的可回收和再利用率(废弃物最少化)、不含有害物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经济或不会对环境、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
⑦由于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或者说“环境—资源优化”,因此其范围很广。除明显的环保治理内容外,安全检、健康和卫生、节约材料、节省能源、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等,都属绿色制造的范围。归纳为一句话:在与产品相伴随的所有活动中,只要与环境相关并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控制的内容,都是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范畴。它涉及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环境技术、能源技术、材料科学、网络技术、并行工程和系统工程,以及环境标准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