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玻璃让小屋冬暖夏凉节能30%
窦建国把一块玻璃放进太阳膜透过率测量仪。
他一边移动玻璃一边提醒,“看好数据的变化。”果然,他的话音刚落,测量仪上红外线数据一项,由84%变成了4%。
“一半是普通玻璃,一半镀上了纳米膜。”他说出了变化的原因。
“隔热主要是隔红外线。一般玻璃隔热效果不理想;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含有高性能的纳米氧化物为主要原料的膜,不但不影响涂层透明性,而且隔热效果好,透光率高。”
作为首创纳米科技公司的业务经理,窦建国一句话道出了纳米镀膜玻璃的好处,“可以让房间冬暖夏凉,冬天高上三到九度,夏天低个三到九度。”
据专家估算,玻璃窗能量损耗占整个建筑物能耗的50%左右。能否通过对旧玻璃稍加改造实现节能呢?在过去几年里,首创纳米科技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节能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
“许多家庭的窗户,玻璃隔热效果不好,室内与室外热交换受到的阻碍小,空调经常满负荷运行。”窦建国说,“这种节能玻璃,在普通玻璃的表层涂上一层纳米材料,可以节能30%左右。”
300万张绿色地铁票可以少砍12000棵大树
“北京准备实施纳米绿色地铁票示范项目。”
在北京科技周上,徐亭博士先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
而后,他又算了一笔账,“使用300万张绿色地铁票,就可以少砍12000棵大树。”
目前,全国运行地铁的城市为11个;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新核准25个城市建设绿色轨道交通。在徐亭看来,“传统地铁票,采用的是传统印刷线路板,每年产生大量废票,环境污染严重”。
他所在的为中科纳通公司,在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成立,目前,已经完成了绿色印刷线路板的核心材料——金属纳米粒子油墨的研发,并在识别卡的印刷线路板进行试用。
采用纳米绿色印刷技术,产品符合国际RoHS标准;材料工艺绿色环保;产品回收再利用率高达97%。纳米绿色地铁票的这些特点,在徐亭看来,“避免了传统工艺的污染”。
他呼吁,这样的示范应该扩大范围,“这是国家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体现”。
太阳能电池成为柔性纤维可以穿在身上
“太阳能电池可以是柔性的,就像纤维一样。”
在“生态小屋”门口,北京大学研究生彭鸣和于潇,对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解释。
为了克服传统平板太阳能电池在应用形态、电极成本等方面的难题,北京大学邹德春教授研究团队,2008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无需透明电极的柔性可编织纤维太阳能电池。
在过去几年里,研究团队将纤维光伏技术向纤维储能器件拓展,设计出了一种由三根纤维构成的新型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纤维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至7%。
“这种柔性纳米纤维基光伏电池是管状的,具备了全方位的光子采集能力。”彭明说,“不像晶硅等平板电池,这种电池更加便携,可以应用到智能织物中,穿在身上,为柔性传感器、便携电子设备等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