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人才因素制约绿色包装的发展
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这是开发绿色包装的关键。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对传统包装产品构成威胁,国际包装行业已经进入以开发绿色材料,替代传统材料为主的时代。绿色包装不是回归原始,而是以高科技为其技术支撑的。我国由于对绿色包装新技术的投入和研究不足,虽在部分产品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的技术水平仍然是落后的。另外,我国在绿色包装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管理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绿色包装的发展。
3.绿色消费不足制约绿色包装的发展
包装业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包装之路必然依赖于市场的调节和导向。市场运作的方向、方式和表现格局无一不是需求和供给交互作用所致。当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方向,绿色包装就得到了市场运行机制的终极支撑而成为一种必然。
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远未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以绿色餐具为例,我国从1994年年底就开始治理“白色污染”,并着手替代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这几年生产技术有了一个飞跃,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目前,一次性绿色餐具主要有:纸浆模塑餐具、光/生物降解聚丙烯餐具、涂膜纸板类餐具、植物纤维餐具。1999年初,国家经贸委发布第六号令,已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发泡塑料餐具列入2000年底前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限期淘汰的产品目录里,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禁令。可是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仍旧是“白色”难禁,“绿色”难兴。目前国内绿色餐具年产量大约是40亿只,其中80%的产品出口,主要去向是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另有20%的内销面向铁运和航运系统,在快餐业则很难推广。由于出口供不应求,而国内市场需求(消费)严重不足,致使很多绿色包装企业只关心国外市场,忽视国内市场或者用国外市场的盈余补贴国内市场。
三、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实现包装业可持续发展
1.绿色包装是环保的要求,符合世界环保潮流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并具体体现到了会议发表的五个重要文件《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此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绿色包装正是实现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包装产业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最佳途径,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2.绿色包装是循环经济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根本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资源的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和重要标志。绿色包装正是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包装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青睐,德国、日本等国甚至用立法的方式来推动绿色包装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发展中大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我国,以绿色包装为起点,全面向循环经济过渡是十分现实可行的。
3.广阔的绿色市场是推动绿色包装发展的动力
世界环保产业市场总额目前在2500亿美元左右,比计算机业、医药业的规模还要大,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事实上,这个市场还在迅速增长,并一直保持上涨趋势。广阔的绿色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市场竞争向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就包装产品而言,市场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的质量、价格、外观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环保。
据统计,全国每年要消耗100亿只一次性餐具,并以每年60万只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绿色餐具的供应量目前仅为30亿只,缺口高达70亿只,而且国际需求量也很大,美国等国家的生产能力为自身需求的30%左右,亟需进口。因此,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餐具生产企业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各种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如再生纸、降解塑料、一次性环保快餐盒等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次性快餐盒等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过度包装、欺诈包装等不适当包装现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这都为绿色包装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有助于绿色包装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4.依靠技术,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
绿色包装是包装观念上的变革,但真正为绿色包装提供可能,并推动绿色包装发展的,是包装技术的进步。绿色包装必须大力依靠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以先进的技术为指导,先进的标准为准绳,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为手段。缺乏技术支撑的绿色包装,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概念阶段。目前,我国已开始认识到了绿色包装的重要性,许多科研机构加强了对环保产业技术的研究。并有很多科研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开发。除了依靠本国力量进行科技开发,积极引进国外各种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