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后设备多样化
人们对于印刷品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市场竞争差异化战略的不断加强,数字印刷的发展以及印后加工工艺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印后加工设备的多样化。印后加工是将印刷品加工成符合需要的式样和使用性能要求的生产过程。加工式样和产品性能的多样化,也必然要求印后加工设备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差异化战略,又必然会进一步引起产品的差异化、多样化,进而会引起印后加工工艺的多样化,从而促使印后加工设备呈多样化发展。
二:功能更多,灵活性更强
近些年来,印后设备生产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产品功能的完善和灵活性的提高。灵活性高的设备一般是在某种产品基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柔性、灵活配置,并且设备结构更加灵活。通过增减部分零部件,可以达到灵活生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目的。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不同要求,产品设计向模块化发展,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特殊功能的模块,这些基本功能的模块、特殊功能的模块,可以灵活的配置,加装在不同的设备上,使设备功能增加,力图将多道印后加工工序组合在一起,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生产效率更高
速度决定效率,效率决定生存。设备生产效率的高低既要考虑生产速度,还要综合考虑设备调整和辅助时间,连续稳定可靠的高速生产性能以及废品率等要素。
海德堡新型斯塔尔KH82组合式折页机配有自动横折功能,速度已提高到每小时30000转,每分钟最多可加工230米。鉴于自动化配置不同,该机横折单元的设置时间较之上一代产品斯塔尔KH78折页机可减少80%之多。同时由于作业准备时间短,斯塔尔KH82折页机尤其适合加工量为7000~15000张的商业活件和手册。此外,该机的高性能使它也能胜任书刊等长版活件,因而其目标用户亦包括大型工业印刷厂和专业印后加工企业。
四:更人性化
人性化已经成为印品整饰成型设备设计的新特点。人性化是指厂家在设计产品时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目的,它以人为中心和尺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一般来说,人性化设计在印后加工设备中的体现可以概括为:外观美、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灵活方便、环保、安全。
五: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强
随着印刷机印刷速度的提高,市场需求的扩大,对印后加工设备的速度、精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印后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强主要表现为印后设备的精度更高、错误率更低、可信度更高,设备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小等。
提高和改善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对印后机械关键件和整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理论研究,克服设计、制造中的盲目性,把各种现代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关键件的设计和制造中。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加强,使得他们对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提高的同时,对人机亲和性及设备的外观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用人机工程学和工业设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
六: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更高
自动化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按人工智能的定义,智能化是指使对象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而进行的工作。网络化主要指的是信息的传输形式,具有速度快、发布广的优点。
现在先进的印后设备基本上都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在设备上配置质量监控装置,因而设备调整和控制基本可依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事先已经存储的程序自动完成,或通过设备接口转换,借助于网络,直接把印前、印刷的相关信息作为指令进行调整,其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更高,这不仅有利于应用CIP3和CIP4将印前、印刷和印后整合,实现印刷全过程的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进行良好的生产过程控制,保证生产产品质量。
多数印后设备对于智能化模块的添加,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劳动,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一般来说,具备智能化的设备既能够实现独立操作,又能够实现网络控制,这些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完成规定的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