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无序
由于纸箱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投资较小,见效较快,投资回报期较短,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一哄而上办纸箱厂的现象,尤其乡镇和个体办的企业为多。
上海市有600多家纸箱企业,浙江省高达近4000家,广东省2000多家,仅深圳就有300多家,如此众多的纸箱企业,加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失控,盲目引进众多纸板生产线,大大扩大了纸制品包装的生产能力,直接导致了纸制品供远远大于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局面,一些企业生产线开工率不足1/5,从而引发竞争的白热化。
纸箱行业小集体、乡办企业多,人员素质低下,整体素质偏低,这些因素把纸箱企业间的竞争导入了一种无序状态:企业间纷纷降价促销,降价导致用纸材质的下降,引发整体产品质量水平的下降,如此恶性循环使纸箱企业步人目前这种普遍微利或亏损的不健康状态。
2.规模小、附属型企业多
由于历史原因及行业固有的特点,纸制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小型企业所占比重很大,即使是国家大型企业,其固定资产、占地面积、生产规模都是很小的。
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瓦楞纸箱行业中唯一的上市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纸制品生产企业,其占地面积不过6.5万M,员工5O0余人,固定资产1.2亿;浙江刚泰包装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2万M,建筑面积2.8万M;常州常丰包装有限公司年销售产值1个多亿,其规模不过重庆华亚。这种规模的企业与其说是大型企业,还不如说是小型企业。
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纸制品包装企业是给其他商品作包装的,这种特性在现有经济坏境下,决定了它只能是附属型企业、配套厂家,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一批家电、电子、化工、烟酒集团公司纷纷兼井或兴建了纸箱厂,上海市就有10多家大型集团公司拥有纸箱厂。
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大,是集团的附属厂,有固定的批量业务,自产自用,无需四处扩展业务,但同时也让企业脱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成了吃“现成饭”的集团内计划经济环境生产厂家,逐步养成了“背靠大树好成凉”这种计划经济观念,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何况集团公司组建纸箱厂的根本原因仅仅是为了保障其拳头产品的包装或其他政府行为,井非谋求纸榕厂的发展。在集团公司众多子公司内,纸箱厂企业地位低下,俗称“后妈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