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日常饮品。它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绿茶、花茶、砖茶、白茶、乌龙茶、沱茶和速溶茶等等。每种类型的茶,又分为若干个品种的花色。其类型、品种、花色的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所谓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花色,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工艺和技术条件不同,生产出的产品各具本类型、本品种的特点。红茶是经全发酵而制成的茶,半发酵制成的茶则为乌龙茶,不经发酵制成的茶为绿茶,花茶是经窨花工艺制成的茶,经萎凋制成的茶为白茶,压制茶是将制品品进行压制而成。为了实现长时间的贮存,茶叶也需要进行包装。
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技术
绿茶中主要含有抗坏血素、丹宁酸、多酚化合物、儿茶酸脂肪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这些成分都很容易受氧气、温度、湿度、光线和环境异昧的影响而产生变质。因此,对茶叶进行包装时,应该减弱或防止上述因素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防潮性 茶叶中的含水量不宜超过5%,长期保存时以3%为最佳;否则茶叶中的抗坏血素容易分解,茶叶的色、香、味等都会发生变化,尤其在较高的温度下,变质的速度更会加快。因此,在包装时可选用防潮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进行防潮包装,如以铝箔或铝箔蒸镀薄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薄膜,可以高度防潮。红茶包装尤其要注意进行防潮处理。
防氧化性 包装中的氧含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氧气过多将会导致茶叶中某些成分氧化变质。如抗坏血素容易氧化变成为脱氧抗坏血酸,并进一步与氨基酸结合发生色素反应,使茶叶味道恶化。由于茶叶脂肪中包含相当数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自动氧化产生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以及烯醇化合物,同样可以使茶叶中的香味消失,涩味变淡、色泽变暗。在包装技术上,可采用真空包装法或充气包装法来减少氧气的存在,真空包装是把茶叶装入气密性好的软薄膜包装袋内,包装时对袋内抽真空,然后封口。如进行充气包装,则应在抽出空气的同时充入氮气,充氮包装的目的在于保护茶叶的色、香、味稳定不变,保持其原有的质量。充气包装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无毒、无异味(包括印刷油墨、溶剂和胶粘剂的异味);气密性好,透氧率低;防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戳穿性能;热封性能好;遮光性能好。
经过充气包装的茶叶,其贮存期可达2年以上,基本不会改变茶叶原有的质量指标。另外,还可采用封入脱氧剂包装技术,脱氧剂可利用铁和铁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或利用糖和还原酮类的氧化反应,脱氧剂与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包装容器内处于低氧状态。使用脱氧剂时,所用的复合薄膜的基础材料以偏氯乙烯涂层为好。
遮光性 由于茶叶中含有叶绿素等物,因此在对茶叶进行包装时,必须遮光以防止叶绿素和其他成分发生光催化反应。另外,紫外线也是引起茶叶变质的重要因素。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遮光包装技术。由于多数塑料薄膜均具有80%~ 90%的光线透射率,为减少透射率,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紫外线抑制剂或者通过印刷、着色来减少光线透射率。另外,可采用以铝箔或真空镀铝膜为基础材料的复合材料进行遮光包装。
阻气性 茶叶的香味极易散失,必须采用气密性能好的材料进行保香包装。另外,茶叶极易吸收外界的异味,使茶叶的香味受到感染。因此,因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产生出来的异味都应严加控制。
防高温 温度升高会加快茶叶的氧化反应速度,同时会引起茶叶表面光泽褪去。因此,茶叶适合于在低温下保存。
茶叶的包装方法
茶叶的包装应该根据其包装要求进行设计,常用的包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金属罐包装 金属罐是用镀锡薄钢板制成,罐形有方形和圆筒形等,其盖有单层盖和双层盖两种。从密封上来分,有一般罐和密封罐两种。一般罐采用封入脱氧剂包装法,以除去包装内的氧气。密封罐多用于充气、真空包装。金属罐对茶叶的防护性优于复合薄膜,且外表美观、高贵。
复合薄膜袋包装 目前,市售茶叶包装越来越多采用复合薄膜袋包装。包装茶叶的复合薄膜有很多种,如防潮玻璃纸/聚乙烯/纸/铝箔/聚乙烯、双轴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等,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加有铝箔的复合薄膜性能更为优越,如遮光性极好等。复合薄膜袋包装形式多种多样,有三面封口形、自立袋形、折叠形等。另外,复合薄膜袋具有良好的印刷性,用其做销售包装设计,更会具有独特的效果。
塑料成型容器包装 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成型容器进行包装,因其密封性能差,多作为外包装,其包装内多用塑料袋封装。塑料成型容器大方、美观,陈列效果好。
衬袋盒装 采用内层为塑料薄膜层或涂有防潮涂料的纸板为包装材料制作包装盒,这种包装既具有复合薄膜袋包装的功能,又具有纸盒包装所具有的保护性、刚性等性能。若在里面用塑料袋做成小包装袋,防护效果更好。
纸袋包装 这是—种用薄滤纸为材料的袋包装,通常称为袋泡茶,用时连纸袋—起放入茶具内。早期的袋泡茶加有袋线,以满足多次浸泡的方便,由于考虑到环保的要求,现在逐渐流行不用袋线的袋泡茶。用滤纸袋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浸出率,另外也使茶厂的茶末得到了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