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庞大的生产能力支撑在两只“泥足”之上:一只是“草”,即以草类纤维为制浆主要原料的路线:另一只是“小”,即以发展小造纸厂为主的产业组织路线。从50年代初开始,这两只脚一走就是近半个世纪。
1951年第二届全国造纸工业会议提出“从长远来看,应以木浆为主,草浆为辅”,但“现阶段必须充分注意”利用草类纤维。1958年明确喊出“以草为主”的口号,中国纸业大踏步走上了“以草为主”的发展道路。
近二十年中,“草木之争”的是非已逐渐明朗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国产木浆比例反而锐减:1992年仅占14%比1983年的25.9%下降近12%,到1993年底,国产木浆总量比重已降到10%,即便不与世界纸业发达国家相比,就是比其他几个草浆比重也较大的典型发展中国家如印度48%,墨西哥45%,泰国36%,中国的草浆比重也太大了。据估计,中国当时使用的谷物草杆量约占世界非木材造纸原料总量约75%,中国纸业“以草为主”的路线走到了极端。
“以草为主”深刻地决定着中国纸业的整体素质,是使中国纸业面临生存危机的根源之一。既然选择了“以草为主”的原料路线,也就选择了“以小为主”的产业组织路线,同时必然带来“差而脏”的后果。反过来看,“以小为主”也只能“以草为主”,二者是相互选择的“恋爱”关系。
建国之初,国家全力以赴推进重化工战略,被排出在此战略之外的纸业,除少数特殊品种受到国家计划的特殊关照外,不可能成为投资重点。历史留下的民族资本纸厂百年来都是小厂,日本人开办的几十家也不大。加之“根据以往的经验”,新建一家3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纸厂的建设周期需要4至5年时间,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国家便选择了“搞群众运动、大中小并举的方针”。说是“大中小并举”,其实是“以小为主”。由此在50年代末“盲目发展了一大批小型造纸企业”。改革开放后,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本来我国造纸企业集中度偏低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在国家痛下决心关闭小纸厂并切实实行之前,这一趋势没有停止。
中国纸业靠“小、草”这两只“泥足”发展了四十几年之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人均森林资源的小国、资金约束和条块体制是三个基本国情。其中资金约束在计划经济时期是“短缺经济”最集中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后则体现为资本市场不发育,分散的资金难以融通。而重化工战略则是一个大背景,几十年来纸的需求增长虽然很快,但90年代前总量仍相对较小,很难让政府及各方面对纸业的地位等问题有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受市场导向刺激,积极筹资发展小纸厂,满足了市场供应。在此过程中,农村工业化进程之快出人意料。其在诸多方面的低成本优势使纸业这个资金密集产业,恰恰在农村或靠近农村的中小城市附近找到了发展机遇。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如果说关闭小纸厂还是中国纸业主要出于环保需要而主动进行的自我调整的话,与此同时“倾销”般涌进中国市场的“洋纸”则迫使中国纸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现有纸业的整体素质,重新思考中国纸业的前途。这个新的高度就是在全球经济日益一定体化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纸业现代化的高度,以纸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标准。
在“洋纸”向中国市场猛烈“倾销”使我们大吃一惊之前,世界纸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就己经来到中国并逐步展开了其战略性投资行动。中国纸业极端的散、乱、差、脏和“洋纸”“倾销”以及跨国公司的挑战,使1995年前还是少有的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的中国纸业近些年突然面临极其现实又极其严重的生存危机。危机的实质,是相对国内大多数产业更落后、更传统的中国纸业突然被同时置于国内环境承受力极限和世界纸业的现代化标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