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二十多年前,曾经有过一句很流行的话,说中国的产品是“一流的原材料,二流的质量,三流的包装”,意思是说我国当时的产品多是因为包装低档而卖不出好价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至今日,产品的包装可以说是大为改观,甚至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了。
现如今,在大大小小的食品商场、商店以及食品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货架上,食品的包装真可以说是五彩缤纷。每一位消费者要买上自己称心和放心的产品,都要通过包装标签标识来判断选择,然而,却偏偏有许多产品在包装上困惑而难助了消费者。
困惑之一:生产批次、保质日期怎么识别?
有许多食品的包装上至今仍然采用比较落后的热压字模来标示生产批次和保质期限,而这道工序往往又是与热封口一道进行的,所以常常因封口的绉折不平,或因压模的压痕太轻太浅,而使生产批次、保质日期模糊不清,让消费者无法辨认、识别。也有的产品虽然使用了先进的喷墨技术,但厂家往往无意或有意把日期喷在包装袋上大黑字的“字里行间”或某个不易找到的角落里,似乎成心要让消费者看不清。
困惑之二:“今天能买到明天的货”?
食品讲究新鲜程度(对讲究陈酿的白酒等产品除外),这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在选购食品时,特别是在食品超市购物时,对有些保质期短的产品,如以“天”为单位计算的液态奶等,往往能买到特别“新鲜”的货,密切协作是笔者曾不止一次遇到的现象,即“今天能买到明天的货”的怪事。其实,这是明眼人一看就懂的“小把戏”,无非是把生产日期“提前”标上而已。
困惑之三:冷冻食品“拆包好卖”?
大多数食品商场特别是食品超市,必有冷冻食品专柜。对于冷冻食品,过去曾经较长时间卖散装货,这种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经营方式曾经被有关方面批评制止,经媒体披露后被取消。国内一些大型速冻食品企业就将原来的大包装改为小包装供应市场。而笔者却见到有的食品商和食品超市又将厂家供给的小包装再次拆开散卖,当笔者问及店家为何还是要这样卖时,店员很简单地回答说:“拆开好卖!”
困惑之四:“大礼包”还要多大?
中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送点礼品,人之常情。但这几年的礼品包装却是越来越大了。笔者仔细观察过两种“大礼包”,一种是南方某名牌膨化食品,另一种是东北某种特色食品,外面都是通红的大塑料包装袋。笔者粗略地测量了一下,其外包装尺寸是40cm×50cm和50cm×60cm这大,而内容物却都只有300g之多。人们不禁要问,“大礼包”空间是“礼品”之“多”之“大”?还是包装之大?当人们花钱买下或接受这“大礼包”之后,去年那一层又一层华而不实的大包装,得到的却是不相称的小礼品时,每一位消费者心里会如何感受?面对着这金钱和包装物的一次次浪费,人们不禁要问,照此下去,这“大礼包”空间还要有多大才是个够?
总之,食品商场和食品超市是个好地方,它好比是咱食品行业的一扇窗口,让行业内诸多同仁和广大消费者常常能看到食品行业的风景和风光。然而,通过五颜六色甚至是绚丽多彩的食品包装所反映聘书来的重重疑团和困惑,实在是到了业内人士特别是行业管理部门重视和规范的时候了!(中国食品报 丁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