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盖
90年代初,日本采用聚丙烯(PP)作为盖体材料,内垫采用改性聚乙烯(PE)料。通过内垫机塑压成型,盖体与内垫粘结,成为一体。它被称为经典的传统盖,至今仍占据着半壁江山。天津澳科亚(ALCOA)、苏州宏全和上海紫日是这方面的代表。
2.一片盖
1998年,由天津顶新集团(康师傅)采用压塑设备首次推出用于热灌装的茶和果汁饮料,盖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过不断改进,一片盖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娃哈哈集团推出更新的盖型。
3.两片式内塞盖
盖体为一片,内塞为另一片,互相装配而成。它是从医药盖演变来的,由盖体与内塞组成,是日本才奇公司最先推出,伴随着热灌装和果汁饮料的举起而出现。通常采用聚丙烯(PP)作为盖体材料,内塞采用聚乙烯(PE)。内塞是通过内塞机嵌入盖体,盖与塞之间不粘结,可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4.三种盖型的比较
表1 三种盖型的防盗性能比较
注:此表系指在相同材料、尺寸及瓶型条件下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盖的密封性能最佳,一片式与两片内塞式盖的泄漏和断环角度占优。
从表2可能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全结晶的PET热灌装瓶口的公差范围比部分结晶的热灌装瓶大。如果采用全结晶的热灌装PET瓶灌装茶饮料,传统盖是最佳的选择;部分结晶的PET热灌装瓶瓶口的公差范围小,一片式盖是最佳的选择,两片内塞式盖居中。
表2 三种盖型对热灌装瓶口的适应性比较
表3 三种盖型的生产成本比较
注:设定一片式盖为100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一片式盖的成本最低,两片内塞式盖成本最高。
表4 三种盖型的市场适应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为多家企业配套,传统盖的适应性是最强的;自我配套,选用一片式为佳。
5.结论
上述3种盖各有其长处和不足,还没有哪种盖子可以完美无缺,以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有其用。表1、表2、表3和表4对相关的性能进行比较,以此可以看出它们各自的功能、特征及用途。
5.1 传统盖
它对瓶口变化的宽容度很大。饮料生产企业采用全结晶瓶或外购瓶,传统盖是最适合的盖型。专业的制盖企业通常以传统盖为主要产品。它能为多家企业的不同类型的瓶口配套。这样,制盖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模具费用,对用户有利。如全结晶的热灌装瓶,同样的设备在相同时间会有不同的瓶口尺寸差别,这就要求盖子必须适应这种差别。对于用户而言,传统盖是最保险的。如统一企业、可口可乐和佳得乐等是采用多家制瓶厂的结晶瓶来灌装茶果汁和运动饮料,所以选用的是传统盖。
5.2 一片式盖
对瓶口尺寸的要求相当严格,有很强的排它性,适合自我配套的制盖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有自己的制瓶线,一般选用的是部分结晶式的制瓶线,能达到尺寸一致的要求。由于制瓶原理的差异,部分结晶的瓶口之间的差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