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塑料袋生产企业面临三种出路:或停产,或转产,或生产国家标准袋。”中国塑协塑料再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12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限塑令”的实施,使多数中小型塑料袋生产企业不得不面临这个选择。许多以生产超薄塑料袋为主的小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而一些经过相关认证的大企业则表示产品“供不应求”,一些主要为超市供应塑料购物袋的企业不得不尝试开辟新产品和新客户,还有一些塑料袋原料生产商瞅准商机转产塑料袋。
雄县塑料袋企业一半停产
“限塑令”的实施引发了塑料生产行业的大洗牌。董金狮分析,“全国有一半塑料袋生产企业停产,停产的主要是没有‘三证’的企业:一是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二是没有相关的印刷许可证,三是没有获得食品QS(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
“没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在客户招标时连投标的机会都没有。”董金狮说,近期北京一些超市正在就塑料购物袋招标。
超市一般以招标的方式确定塑料袋供应商。“过去超市招标时一般以价格为首要标准,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不太严格,现在‘限塑令’实施了,塑料购物袋的标准高了,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也严格了。”
据有关行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有塑料生产企业6万多家,但上规模的企业只有1500多家,而获得食品包装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四五百家。我国有四个塑料袋生产基地,河北雄县,辽宁营口,广东东莞、佛山、深圳,还有浙江温州。
董金狮说,这四大基地目前都受到了“限塑令”的影响。“雄县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一半停产,有上千家。雄县附近的安新县也有100多家塑料袋生产企业停产。这些企业停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塑料袋的订单量下降了,二是许多企业没有正规生产经营手续,不敢往市场上跑了。”董金狮刚从河北雄县调研回来,这是他了解到的当地企业最新情况。
河北雄县,号称华北最大的塑料袋生产基地,“此前北京和天津市场上的超薄塑料袋多数来源于雄县”。河北雄县县委宣传部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我县塑料包装产业的调查与思考》显示,截止到2006年底,雄县有塑料包装企业和经营单位2700家,但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只有42家。而董金狮告诉记者,“实际上,雄县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有七八千家,其中2000多家是登记在册的,其他的多是家庭作坊。不过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限塑令’对当地企业的影响,前几天组织企业做了QS生产许可证的咨询会。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合并、转产。”
在辽宁营口,有千余家塑料袋生产企业,其中500多家在一个小镇上。董金狮曾去过那里做调研,“当地企业也有停产的。不过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组织200多家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浙江温州的塑料袋企业规模大,但质量参差不齐。”董金狮介绍,温州企业的问题一个是证照不齐,一个是生产超薄塑料袋的企业比较多。
广东也是塑料袋生产的一个大基地。据媒体报道,随着塑料袋使用率的下降,广东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中小型塑料袋生产企业也面临调整和转产,甚至停产或倒闭。
普通国家标准塑料袋 大企业亟须调整产品结构
“限塑令”的实施,对于一些经过相关认证的大型塑料袋生产企业来说,其影响各不相同。一些企业表示产品“供不应求”,而一些主要为超市供应塑料袋的企业不得不尝试开辟新产品和新客户。
北京环绿地塑料制品厂——“北京塑料袋生产企业中的老大,北京超市用塑料袋的一半是它生产的。”在6月5日召开的“食品包装安全与塑料购物袋交流推广会”上,董金狮这样介绍它。
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北京为数不多的几家获QS生产许可证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之一,正面临着订单骤减的困扰。环绿地董事长马福生告诉记者,“我们的订单比以前少多了。我原来估计生产量要减少40%,现在看来生产量可能得减少70%。原来一天生产塑料袋30吨,现在只有十来吨。”
订单骤减的原因,一个是产品类型太单一。据马福生介绍,环绿地80%~90%的业务为塑料购物袋。还有一个原因是客户以超市为主,是物美、华联、易初莲花等超市的塑料袋供应商。
大客户的订单量骤减,但有许多小客户找上门来。与大客户的大订单相比,马福生说小客户的订单太小,只有几万个,“根本不解渴”,并且“老是要换版”,生产起来比较麻烦。“我们想上别的项目,但上新项目要考虑人员、技术、资金等多因素,不能盲目投资。”
与环绿地形成对比的是,同是北京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北京驰腾工贸有限公司的塑料袋“供不应求”,“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驰腾工贸经理高宏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塑料购物袋业务只占其业务量的10%,所以“限塑令”对该企业的影响不像环绿地那样大。
高宏艳介绍,因为驰腾工贸已经通过了食品包装的QS(质量安全)认证,所以“限塑令”实施前后,公司接到了许多食品厂的塑料袋订单,还有些塑料袋批销商来购买。“我们的客户来自北京的平谷、密云、怀柔,还有些来自河北承德。”
在6月5日的“食品包装安全与塑料购物袋交流推广会”上,高宏艳展示了自己公司按国家标准生产的塑料袋。记者看到,驰腾工贸为北京顺义西单商场供应的塑料购物袋上,既有三角形的回收标志,又有“废弃后建议回收再利用”等环保声明,还标注有塑料购物袋长度、厚度、承重能力,以及公司的联系方式、地址及QS标志。高宏艳说,“我们做的塑料袋有三个优点,一是用百分之百的纯料,没有用再生塑料;二是厚度达到国家标准;三是国家标准规定该印的东西全部印刷上了。”
高宏艳认为:“这次国家出台的限塑令,对我们这些正规生产的企业不是有弊而是有利。规定即给我们以制约,又让我们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它有规范市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对于公司产品目前供不应求的状况,高宏艳表示,“这种状况能否持续,要看国家对塑料购物袋政策的执行力度,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执行力度。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保证按照国家塑料购物袋的国家标准生产。”
原料供应商转产塑料袋
“限塑令”的出台,也使一些塑料袋企业的原料供应商瞅准商机,适时转产塑料袋。
在“食品包装安全与塑料购物袋交流推广会”的展台上,陈列着一种“可生物降解淀粉树脂购物袋”。这种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购物袋,其原料为库存陈化粮转化的植物淀粉。
这种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为山西骏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董事长郭俊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之前是经营淀粉厂的,现在生产塑料购物袋才一年时间,没想到正好碰到国家‘限塑令’的出台,无意中抓住了降解塑料购物袋的商机。”
郭俊才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他就瞄准了降解塑料包装这个新市场。“我原来开淀粉厂,但我觉得玉米淀粉是初级产品,其附加值太低,技术含量也低,没有好的利润空间。我意识到,必须做下游产品,才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郭俊才做了3年的考察,去了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和大专院校,还跑到国外去,最终决定做降解塑料包装生产。投资8500万元,建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塑料袋和餐盒,年产量1500吨。骏博环保已经获得了国家QS生产许可证,并向相关部门申报做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检测。
南通汇能橡塑有限公司,是另一个由塑料袋的原材料供应商转变为塑料袋的生产商的范例。在“食品包装安全与塑料购物袋交流推广会”上,该公司董事长顾文涛介绍了企业转产的经历。
汇能橡塑本是一家生产塑料袋母料和助剂的港资企业,曾经是我国塑料袋生产的龙头企业——河南华强塑胶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今年2月,华强塑胶由于种种原因,对产品、技术做出大幅度调整,后来做出停业清算的决定,导致我们这些原材料供应商受到较大影响。”
通过一系列考察,汇能橡塑决定转产塑料购物袋。购进设备、调试、生产,目前汇能橡塑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已经进入南通当地的超市。“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出台后,汇能橡塑生产的塑料购物袋第一批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曾经接受过汇能橡塑转产咨询的董金狮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