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书报刊印刷企业较十年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有些问题也的确棘手,特别是不少单位拖欠印刷厂印刷费,有的印刷厂甚至因此面临难以为继的危险境地。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报业协会技术进步委员会任主任夏天俊,当年是全国推广激光照排的热门人物,眼下虽然年近耄耋,但上门找他协调业内问题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记者采访时,夏老谈到报刊出版物印刷中的欠资问题。
11 年报纸印张翻了两番
近年来,整个报业发展涨滞不定,夏天俊说,2005 年11月,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全国报纸印刷厂长会议时,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对近两年报纸印刷总量数据的统计不同的来源有差异,影响对整个报纸出版印刷形势的判断。新闻出版总署公布2005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1460 亿印张,较上年增长3.18%。2006 年全国报纸总印量要到2007 年3月份才能统计出来。十几年来报纸印刷的发展是迅速的,而且是持续高增长。
1993 年到2004 年的11 年,由287 亿印张到1415 亿印张,增长了393.03%,也就是翻了两番。
印刷成本是报刊沉重负担
但是近两年由于电视业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长足发展,报刊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印刷业也因其受到不小的影响,不少企业遭遇被拖欠印刷费现象。拿北京来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5个大印刷厂,某个都市报已欠这些印刷厂的印刷费共达4000多万。边界地区的某印刷厂,由于收不回报纸拖欠的几千万印刷费,几乎已经难以为继,面临积羽沉舟的危险境地。
记者联系的一些厂家也表示,对上游欠费问题应对无奈。夏老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报纸行业近期发展整体停滞,广告收入、印刷量及发行量下降造成的。整体报刊效益下滑,从而出现拖欠印厂印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但现在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是十几年来从未遇到过的。通过对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各省进行调查,从新闻纸的产销形势看,近两年新闻纸生产能力增长近20%,由于报纸的印量停滞,形成产大于销,两年纸价下降已超过15%。2006年全国新闻纸总资源约为395 万吨,实际需要约为350 万吨。另外,现在都市报竞争激烈,综合性报纸一般至少在16版以上,而且对纸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报价也压得很低。所以压力落到企业身上,报纸印刷成本很高。
夏老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夏老介绍,目前我国报纸日发行量,每千人仅为80 份左右,日本为647 份,是我们的8倍。德国为322 份,是我们的4 倍。日本人口不足我们的1/10,2004年耗用新闻纸380 万吨,其中84.5%是43克的,相当于我们所用新闻纸的420 万吨,而我国2006年只有350万吨。作为纸介媒体的报纸,仍是最便宜、最方便、最易于普及的媒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纸介媒体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按实价开拓报纸盈利模式
报纸印刷形势不容乐观,如何突破瓶颈,走向繁荣健康的发展轨道呢?
夏老说,按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发展规划,报纸印张每年将以8%递增,2005 年按1460亿印张计算,至2010年总印量应为2145 亿印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印刷厂的建设和发展是正常、健康的,全国现有大、中、小型印报厂为600家,其中年印量在10 亿印张以上的约为40 家,10 亿印张以下3 亿印张以上的约为150 家。每年新增卷筒纸胶印机约200台左右。这些都存在着巨大的资金流、资产流,有着巨大的资本价值,报刊社要想减少成本,增加盈利,必须把整个行业提高到市场化运作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和把握——
首先要提高报纸定价。都市报并非就得低定价。我们的报纸与海外报纸差价很大,拿日本来说,他们有些与我们都市报印张数量相当的报纸,每份报价却达100余日元,相当于每份10元人民币。对于报纸,政府应该以实际成本为参考,物价部门重新核准报价,原则上核定的发行价不应低于印刷成本,优质优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晨报》历年来发行量和广告额不断攀升,但每天的发行亏损却在80万元左右。在对市场仔细分析后从2005 年7 月1 日起,把报纸的零售价提到7 角。如今该报日均发行量达50 万,仅此一项就增收2400万元。这就要求报业调整心态,杜绝恶性压价,让报业竞争健康起来,才能使与之相关的印刷业健康起来。
其次要降低印刷成本。在报社的经营成本中,印刷费所占比例最大。如何降低印刷成本,长时间以来是各家报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大众报业集团较早地实行了新闻纸、其他所需物资的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制度。2005年下半年又统一整合控制印刷资源,在与全省各分印点签订2006年度印刷合同时,进一步规范了PS版、胶片等印刷材料的价格,仅此一项将为集团减少1000万元以上的支出。因此,有条件的报社在报纸印刷方面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降低印刷费用。条件不具备的报社可以通过内部降耗节能、提高生产技术等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