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现有“三资”、“三来一补”印刷企业1303家,投资方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及香港、澳门、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超过260亿元人民币,是全国数量最多、最集中的省份,约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56.8%。这些企业起点高,规模大,印刷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经营手段灵活,产品质量高,对带动和促进我省印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企业大都守法经营,两头在外,产品大进大出,以外销为主;内销部分也大多是为其他“三资”工业企业配套的产品印刷服务(如家电、制衣、制鞋和保健、美容化妆品的包装装潢印刷等),直接冲击国内市场的并不太大。
六是印刷与出版互相激活,协同发展,为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20年间的统计,我省出版社由1家发展到20家,出版图书由565种增加到4069种,发行量由1.7亿册增加到3.3亿册,印张由51.2亿千印张增加到178.6亿千印张,印刷量增长348.8%;报纸由2种增加到128种,发行量由3.19亿份增加到27.97亿份,印张由34.46亿千印张增加到904.9亿千印张,印刷量增长2622.9%;期刊由17种增加到323种,发行量由0.15亿份增加到2.43亿份,印张由3.75亿千印张增加到80.9亿千印张,印刷量增长2186.5%。书报刊品种的大幅度增加,使印刷量成10倍、20几倍的速度增长。此外,每年为我省数千万青少年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印刷的各种课本、教学参考书、教辅读物数亿册,并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套。
七是印刷生产能力实现了由供求关系失衡到供求关系平衡的根本转变。人们对几年前、10几年前出版难,印刷周期长的烦恼大概还记忆犹新。那时,出版一本书的印刷周期需要90天到130天,甚至更长一些。一些画册、精装书、高档书广东自己不能印,要送到港澳去印刷。这种状况持续维持到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缓和。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印刷技术进步和印刷企业数量的增长。在印刷技术进步方面,书刊排字由手工拣字排版变成激光照排,近几年又发展到图文排版一体化。在彩图制版上由照相制版变成电子分色制版,近几年已发展到电脑组合制版。在书刊印刷上由铅印到胶印,近几年又发展到多色胶印、高速胶印。在书刊装订上由手工装订、单机装订发展到机械化、联动化装订。在印刷企业数量增长方面,从90年代起每年以净增800多家的迅猛速度发展,近几年已完全实现了供求平衡,甚至出现了生产能力大于生产任务新的不平衡现象。现在,我省的书刊印刷能力出现了生产力过剩,每年不但承接数以万种的境外委印印件,还承接国内兄弟省市委印的印件数千种,总印数数亿册,总产值上百亿元。而在商业印刷方面,我省更是发挥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价平质高的竞争优势,单是外销产品的产值就达300亿元以上。
八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管理手段滞后。首先是印刷企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了技术层次的不平衡。不少原有的或新增的小型印刷企业,大都是单色生产,技术层次不高,处在低水平、一般产品质量的档次上;而多色生产,高水平、高质量档次则明显不足。再就是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非但未见缩小,甚至还有拉大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北、粤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在10~15年。此外,国有印刷企业普遍处在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时期,面临资金缺乏,设备陈旧,人员负担过重的困难。如何提升企业素质,缩短地区差距,加快国有印刷企业的改革进程,迎接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和新的印刷技术的发展浪潮,这是摆在我省印刷界特别是印刷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广东印刷业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如果以1980年国家提出“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16字技术发展目标为起跑点,我们用了10几年的时间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时代,实现了一场深刻的印刷技术革命;那么,在新的21世纪来临之际,我们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相信也一定能够实现一场更深刻的印刷技术划时代的转变。这就是: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
让我们热情地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