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2003年5月19日
一场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疫情正让我们的社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也可能影响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形势,但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会仅仅是伤害。我们看到,政府、公众和整个社会都正在这场危机中主动或被动的学会改变。一些平时难以撼动的传统正在势微,一些曾经遗忘的价值正在回归,一些看来遥远的可能也在被尝试,而这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反思,还有望在将来促动更多的改变本刊记者刘源胡小娟4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宣布北京SARS的感染人数为339例时,人们都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惊诧和不安。
4月10日,卫生部对外通报的这个数字为22例,五天后,也就是4月15日,这个数字上升为37例,5天之内才增长了15例,连一倍都不到。而事隔5天,这个数字却变戏法似的增长了近十倍。
在20号的发布会上,还同时宣布免去原卫生部党组书记张文康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孟学农的职务。
这场新闻发布会,由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病例数以及任免政府官员的通告,而异乎寻常的牵动了人们的神经,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在从37例到339例,仅仅五天的时间,为什么病例数会产生这样的突变?
危机凸显信息隐患
当时,新任的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的解释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各医院的信息没有互相联网,政府对信息不能及时掌控所造成的。并且承诺,这种情况将不再发生。
此后的几天,在政府每天公布的疫情报告中,虽然北京市每天递增上百例的新病例让大家忧心忡忡,但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政府公布数字的真实性。而这些日子里,一些媒体中,某些卫生部门完善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能及时并正确地了解“非典”的情况等诸如此类的新闻也多了起来。湖南省由于发病人数少,死亡率低,连续多天没有出现新增病例,中央电视台曾经对湖南省所采取的防典的有力措施进行了相关报道,在这些经验中,就有由湖南省省长所介绍的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我们不能否认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优势在灾难应急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的卫生信息采集系统,每个城市的医院对收治的病人,特别是急诊病人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并要求上报到一个统一的电脑系统。如果一段时间内某一种病例非正常增加,系统就会发出不同级别的警告,不需要再经过人为的判断从而导致拖延,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防止病疫的大规模流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对灾难的防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如果把灾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信息管理网络不健全所致,却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同样是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和上海,贸易繁荣,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人口相当,而截止到5月6日为止,北京的非典病例达到了1897例,而上海却仍然停留在6例的水平,两者之间相差甚远。这一点足以说明在防范方面,或者在危机管理方面上海是优于北京的,而这跟网络系统是不是健全似乎并没多大关系。
有了广东的前车之鉴,此次SARS仍在全国大面积的爆发,暴露出了中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危机时,缺少足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缺少一个专业的危机预警、处理以及管理的机制。
危机管理亟待改善
其实,对于中国的政府来说,如何有效及时地处理危机,是一个早就面临的严峻课题。2002年9月,南京汤山镇发生的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共造成200多人中毒,38人不治身亡,这次事件就已经对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成福指出,一个好的危机管理体系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是危机爆发前,应该建立危机管理的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专门收集各种危机的信息以及相关知识,同时建立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其次在危机爆发阶段,一旦危机出现,首先要有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像美国专门设有联邦危机管理局,而且政府有专门的反危机基金,同时要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测系统,随时对危机的变化作出分析判断,然后成立危机管理的行动系统,去解决危机;危机结束后,需要有危机评估系统,对危机进行分析评估;同时成立危机复原系统,清楚危机造成的损害,另外还需要一个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以便提高以后的应对能力。
对这次SARS危机,美国CDC(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在研究、协作和信息发布三方面都采取了应对措施。而对于信息发布,美国认为是“极端重要的”,信息的循环以资料收集为起点,并依次经过资料分析和据此采取行动等几个步骤,“信息发布是一个循环环节的完结”。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标准,美国境内的可能“非典”病例数从220起减少到36起。作为全球人流物流最频繁的国家,美国先进的卫生防范和处理系统为美国躲过这场席卷全球的灾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SARS危机终究会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任何的危机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不去预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我们将从危机走向危机”,这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对我们的忠告。
非典化生存
由于SOHO风行,这些天的北京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看上去失去了它引以为豪的惯有节奏,街上看不到大规模行色匆匆的人流,听不见此起彼伏的车鸣。电视上一位SARS病人说,出院后她要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一些社会精英已经在发出“莫以经济论影响”、放弃GDP本位的呼吁。长久以来,国家经济繁荣和个人经济地位像一个巨大的涡轮,我们都卷入其中。突然降临的SARS仿佛在一瞬间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规律、工作习惯、娱乐方式甚至世界观,无意中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审视自己生活的机会。
在遭遇非典之刻,网络化不再是一种奢侈的生存方式。电子商务、在家办公、网络游戏、远程教育、可视电话……忽然发现,我们已经不能离开它。
4月23日,北京市中小学宣布全面停课,与停课通知一同下发到家长们手中的是“教师要利用互联网与家长、学生沟通,做到停课不停学,老师会在网上辅导学生”的文件。远程网络教学第一次从“锦上添花”式的可有可无变成“雪中送炭”般的不可或缺。网络教学成了更多学生和家长的首眩连日来,家庭为学生购买电脑的比例大幅上升,各大网校咨询报名火热,部分网校开始向学生免费开放。
对于被迫隔离的人们来说,电话和网络成了与亲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山西移动在获悉远程视讯业务可以有效预防SARS的情况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制定了“爱心连线”远程医疗、远程探视实施方案。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山西省山大第一医院开通。远程医疗在非典这样的烈性传染病肆虐的时候,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根据零点调查集团对北京、上海、广州的抽样调查,只有不到六成的人仍在继续上班,13%的人开始完全在家休息,还有7%的人采取了灵活上班的策略。中关村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基本不见了,在中关村、国贸、金融街等处许多公司出于避免交叉感染的考虑提倡员工在家办公或放假,集会以及已往密集的市场活动基本上取消了。率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公司并没有因为人员直接交流的减少而影响其业务流程。联想集团甚至将已经预谋已久的“换标事件”变成了一场网上秀。而Oracle和红旗软件公司召开了“缔结战略伙伴关系电话新闻发布会”。
SOHO的队伍明显扩展到普通上班族中来。如果说电话仅仅能沟通信息,而互联网无疑成为处理商务工作的重要工具。不管是隔日办公还是在家办公,一般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将手机、住所电话和个人邮箱登记清楚,要与在办公室的人员保持联系,并完成当天工作。许多公司都对目前这种弹性时间工作制持一种探索的态度,对于渴望在家办公的上班族来说,有探索就有实施的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中,互联网功不可没。
“电子商务”风行
非典时期,新浪“网络商城”日均页面浏览量上涨20%,“网络游戏”日均页面浏览量上涨20%。卓越网3月书籍销售量为1200本左右,而截止到4月20号,其销售量已经达到1500本。网络商城为了让客户放心,送货员戴上口罩和手套,确保货物在送到客户的过程中,人为接触能够降到最低。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这种省力省时的购买方式。同时,全市有6500家商业企业可实现刷卡消费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除零售网站外,提供供求信息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也以特有的方式帮助企业抵抗非典的影响。许多公司减少商业出差,通过网络查询发布供求合作信息,并在网上完成采购下订单等交易过程,以代替面对面的传统交易。这一点从阿里巴巴最近的信息发布数也可见一斑。在2001年和2002年的相当长的时期里,每天在阿里巴巴网上发布的商业机会信息在3000条左右,这一段时间一直保持在9000多条,已经涨了3倍多。这段时间各大在线游戏社区的人数都有明显上升。由于放假在家玩联网游戏的用户过多,造成网络拥挤,“联众”甚至被迫取消了部分免费时段和免费帐号。
网络化生存并非只给IT从业人员和使用网络的人带来改变:如果你认为递送货物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购买课件是远程教学的一部分,那么陪伴父母,亲自下厨,甚至养花种草,散步郊游也是网络化生存的一部分——这种生活方式本身也意味着重新规划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