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苦干了多年的城市快速环道,7月1日实现全线通车,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庆典现场,从曹伯纯、李兆焯等自治区主要领导,到南宁市李纪恒书记、林国强市长等负责人,与众多的建设者代表、市民代表一道,激动地谈论着眼前的巨变,谈论着南宁市的昨天和明天……
时代的呼唤不懈的努力
南宁市东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左邻珠三角,右接京广线,是祖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负有“西南地区出海通道枢纽城市”的使命,和具有便利中南与华南出入往来的功能。然而,很长一段岁月中,南宁的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基础建设欠账太多,以致这座拥有130万城区人口的城市,竟没有一条贯通全市的干道,“东西不畅,南北不通,跃江不便”,成为南宁的真实写照。随着南昆铁路、渝北(重庆至北海)高速公路等的先后建成使用,加上正建设中的广州—南宁—昆明高速公路,南宁的“枢纽”地位日渐突出,但市内交通不畅,何尽“枢纽”之力?
南宁人牢记着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宁时的欣然题勉:“团结奋斗,振兴南宁”;记住了李鹏委员长写下的“发挥南宁区位优势,建设出海枢纽城市”的题词;以及朱镕基总理嘱托南宁要“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话语。这,就是南宁奋力建设城市快速环道的时代背景和重要依据。
这些年来,南宁市几届党政班子,像承传接力棒一样,为早日建成这条快速环道而不懈努力。早在“九五”之初,当时的市委书记李兆焯、市长宋福民在前任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南宁快速环道的方案;接任的市委书记李克、市长林国强,继续为此不懈努力;现任市委书记李纪恒,则和市长一起聚集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了这一工程的大规模展开。
“知难而进”的南宁人
总长40.5公里的快速环道,全部按双向6车道、车速80公里设计,预算总投资需30.9亿元。除去前些年已建成的部分路段,尚缺额20亿元。这对于仍处于“吃饭财政”的南宁来说,谈何容易!
然而,为“振兴南宁”而敢于“知难而进”的南宁人,铁了心要高质量建成这条意义不同寻常的快速环道。破解资金难题的决定性时刻,是在新世纪到来前夕。南宁人从国家开发银行取得了10亿元专项贷款,加上借用国债和自筹,资金问题基本解决。
全线拉开建设已经是去年夏秋之际。为了尽快解决城市道路堵塞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全线通车时间确定于今年7月1日。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提升南宁形象和品牌、服务周边地区外,还希望尽快借助这条快速环道,为南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136”建设工程服务。所谓“136”,是指南宁为了建设规划中的“中国绿城”,全面推进务求“1年小变、3年中变、6年大变”的“136”发展目标。
办法来自创新和挑战!
在通车前夕,记者曾利用一个星期天,约请参与这条路建设的南宁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了个座谈会,结果有两点使记者深感意外。一是20多位部门官竟然全都如约准时到达;二是所有与会者肤色都黑得如同农民。等到他们开口谈起来,又个个都如数家珍!令人感受良多。
在这些工程责任人的身后,有两股推动力和监督力量,对工程来说也是两道“特种保险”,一是给工程责任人加压,市纪委、监察局和组织部对工程实施全程介入,对工程建设责任人随时进行党风廉政和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的现场考察;另外就是给市领导加压,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所有领导成员,都分别联系着包括快速环道建设在内的相关重点工程,并交付风险抵押金,为便于社会监督,领导成员及其联系工程项目公开登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市委书记李纪恒和市长林国强直言以告:为了工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两种优质,为了干部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共产党员和他们的家属
为了接受大家的监督,所有的党员都戴着印有党徽并贴上本人照片的红色上岗牌。
南宁市基础工程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梁秀健,这位机关“书记”级人物,和另3位标段领导长期挤住在工地一间简陋房间里,妻子起初弄不清他为什么总不回家,一天,她悄悄到工地“考察”,终于明白并被感动了。
说到艰苦和忘我,不能不提到全路建设责任最重的另一个共产党员———负责领导22公里快速环道建设的南宁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高新。这位两年前夺取“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的铁汉子,如今面对更加艰巨的工程。他因长期劳损过度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只能每天深夜回到家里时自我理疗,早上再由妻子按摩,这样才能坚持每天不少于15个小时的工作。
其实,无论是高新的妻子孔雁明,还是梁秀健的妻子黄月萍,为了这条城市快速环道,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直到工程建成通车举行隆重盛典时,家属们才发现,她们的奉献早已进入市领导的视野。于是,20多位建设者家属代表被作为嘉宾请到庆典现场,其中梁秀健的妻子作为代表参与剪彩,家属们被感动被激励了。(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