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疆的朋友电话中说,最近当地招商引资已经初见成效,安徽一家造纸厂在当地镇政府的“热情邀请”下已经来南疆落户。朋友说,这家造纸厂是一家年生产能力5000吨以下的小厂,投资不大,就地取材用草浆制纸,造浆的污水也直接排放,对镇上的生活环境和耕地污染十分严重,但因其成本低、利润丰厚,周围一些县镇也正准备纷纷效仿。
无独有偶,报载西部某县,由于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吸引来几家东南沿海的开发商,相继办起了数家洗精煤和炼焦企业。由于技术落后,没有进行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仅两年时间,一个蓝天碧水的塞外小城变得乌烟瘴气、黑水横流。
经济效益有了,税收上去了,但是后果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不应当是我们开发西部的思路。
曾经,污染对于西部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毋庸质疑,西部开发需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向我们敞开了怀抱,寻找梦想的人们纷纷背起行囊到西部去,给西部带去了热情,带去了生机和资本。但是开发不是盲目的开采,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对当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国家有关部门已多次呼吁西部大开发要解决好近期与长期、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切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如果将大开发变成了大开矿、大开采,就会造成大破坏,给西部生态带来的严重后果将难以估量。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一说开发,就盲目上项目,甚至一些已经被发达地区摈弃或取缔了的项目和企业搬到西部也成了“生钱机器”,孰不知这些项目在带来短期效益的同时还给当地甚至全国的环境带来了长期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如果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后,环境污染、河流干枯、垃圾成堆,西部人将要花费比今天收获的多得多的金钱和精力去弥补今天的过失,那将是不堪设想的。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保绝不能漠视。( 551中国经济导报 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