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头树”是西北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独有的怪现象。许多基层干部纳闷,树栽了,钱花了,力出了,管护也算精心,为何“年年栽树难成林”?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低,成为长期困扰西部生态建设的“三大难题”,至今得不到彻底解决。
生态建设涉及到农、林、水、牧各个方面,是一项具有较强科学性的系统工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西部的生态治理一直没有间断,但一些突出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林草植被恢复不了,地表照样裸露,土壤得不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甚微。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总结以往几十年生态治理的经验教训,西部地区再不能不计成本投入,只凭一腔热情蛮干苦干了,生态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不能逆自然规律而为。特别是在新一轮生态建设中,植树造林种草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做到“量水而行”,决不能再种下新的“小老头树”。
无论“量力而行”还是“量水而行”,西部生态建设都必须对现有治理方略进行重大调整。这种调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象是植被减少,地力减退,粮食产量下降,自然灾害加剧,而其实质是水土资源的丧失。就西部现实情况而言,生态建设对水土资源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光、热等资源。水土流失是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因此,西部生态建设必须以保持水土为核心,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做到植树造林“量水而行”。
水资源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制定生态建设方略和措施布局时,要研究不同区域、不同部位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这样才能做到生态建设与不同生态类型区荒漠、草原和森林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相适应,从根本上扭转林草植被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和效益低“三低”局面。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一个地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好转,就是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使它们实现自然演替,形成有机的食物链,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好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恢复植被是第一步。
长期实践证明,依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单靠人工力量来恢复植被是不可能的。在中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的号召以后,陕西延安、内蒙古伊克昭盟等地试行禁牧育林,对当地植被恢复已显示出很好的作用。这就说明在降雨量适宜的地区,生态植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
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上的升华,是生态建设认识领域的一大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通过围绕居民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一定的优质高效基本农田和饲料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解决好农民、牧民的基本生计问题,为加大大面积退耕禁牧力度创造条件,从而大大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步伐,也能保证按照自然地带的基本规律和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进行植被重建,做到种得活、保得住、效益高。
从“量力而行”到“量水而行”,西部生态建设正在实现历史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必须以科技的不断创新为支撑,并不断发展完善。西部情况千差万别,那种认为“一药包百病”的思想,是今后生态建设工作中的大忌。我们必须围绕生态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为大规模、高效益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于绍良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