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温岭市泽国镇腾蛟村综合楼的大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传统手工业特色村(做粗纸)”。文化礼堂内,则特地划出了一片场地,用于摆放捣臼、石板水槽等器具。这些都是以前村民们做粗纸用的生产工具,如今已不太能见到了。
这个曾经以做粗纸而闻名的村,希望将老一辈人的经历传承下去,让年轻人铭记过往。
这里曾是“粗纸之乡”
粗纸,俗称“小方草纸”,用早稻草作原料,成品呈橘黄色,有大小之分。小的有20厘米×20厘米,4张为一贴,24贴为一刀,20刀为一捆,一般用作日常卫生纸,俗称坑边纸。大的有50厘米×50厘米,2张为一贴,12贴为一刀,10刀为一捆,用作包桂圆、荔枝、红枣等礼品,也叫包头纸。因其面粗糙,通称“粗纸”。
林于安从初中时开始跟着家里人做粗纸,一做就是十几年,直到30多岁才开始新的事业。
每天天一亮,林于安就起床穿好衣服,开始辛勤的劳作。“腾蛟村做粗纸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明末清初,村民就开始以做粗纸为生。后来,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都在做。”林于安说,久而久之,腾蛟村被周边村称为“粗纸之乡”,闻名一时。
做粗纸是门“苦营生”
当时,做粗纸的原料只有一种,就是稻草。当地的稻草不够,就需要到几十里外的地方买原料。林汝华老人回忆,买好稻草后,连夜就得划船回来,要不然也没地方过夜。船上堆满了稻草,重心不稳,划船就成了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要是运气不好遇到侧面大风,还有翻船的危险。
等到原料准备妥当,需要把稻草浸在水里直到浸透、浸烂。整天与水打交道,所以,一到冬天,便是一年当中最辛苦的时节。有时河塘结冰,要敲了冰,卷起裤腿站在埠头的河水里,一点点将稻草浸湿。冰冷的河水没过膝盖时的那份刺骨寒意,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只是夏天也不见得会舒服,双手在有碱性的水槽里劳作,皮肤时常会溃烂,每每夜里用明矾水清洗,都能体会到钻心的疼痛。
湿稻草经过十天半个月的发酵,直到烂透,才算完成了做粗纸的准备工序。随后,要将已经烂掉的稻草晾晒,再加上石灰继续发酵。接下来,用捣臼将草料捣烂,就可以用来做粗纸了。
这么一套工序下来,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加上后续的“捞粗纸”、挤水、剥纸、晒干,完成全部流程,便是一个半月之后的事情。晒粗纸时,同样有着一把辛酸泪。下雨天别人往家里跑,做粗纸的人家却要往屋外跑,抢收粗纸,以免淋湿而前功尽弃。
传统手艺几近消亡
上世纪70年代初,腾蛟村村民前往富阳考察学习机械化生产粗纸的方法,回来后,村里办起了一家粗纸厂。“当时,这在十里八乡也算是少见的企业了。”林于安说,机械生产出来的粗纸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且对原料的要求不像手工生产时那么高,所以,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自然也就被渐渐淘汰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村里,仍在坚持手工做粗纸的,就没几户了。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粗纸厂的生意也是每况愈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卫生用纸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土法制造的粗纸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市场。
1994年,在经历20余年的由盛而衰之后,粗纸厂关门停业了。自此,做粗纸这门手艺,在腾蛟村逐渐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