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纸工艺之——碾压桑麻备料。
【中国包装网讯】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在造纸业飞速发展、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手工造纸作坊早已销声匿迹,但其印记仍然依稀可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在高青县青城、木李一带,有不少村民借当地的蚕桑资源开办造纸作坊,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艺生产毛头纸,用来包装水果、蔬菜,出口国外。由于纸张绵软,拉力大且环保,很受客户欢迎。直到20世纪末,手工造纸由于工序繁杂、效率低下、利润薄而被时代淘汰。
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1970年以前,位于高青县青城镇北关的青城纸业社,是远近闻名的造纸作坊,也是原高青县造纸厂的前身。当时由于纸业社搬迁,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老手工,机制纸代替了毛头纸,一批老手工艺人被分流到民间。
牛明涛,高青县木李镇牛家村人,今年61岁,他便是改革开放初期自办造纸作坊的人物之一。至今,在他家里,碾压桑皮的石碾、砸制束解桑麻的榔头、抄纸用的竹帘仍然保存完整,当年晒纸的石灰墙仍依稀可见。
“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不用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主要原料是麻类、树皮、竹子和稻草。”牛明涛告诉记者,他们的造纸取决于本地的自然物产资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反映了特定时代的风物民俗。历经千年的磨砺和延续,古造纸术传承至今,已成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它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牛明涛之所以保留这些传统手工造纸工具,就是因为对祖先智慧怀有敬畏之心。
他还告诉记者,手工纸按用途划分为文化用纸、生产用纸、卫生用纸和祭祀用纸四大类。最著名的手工纸是供毛笔书画用的宣纸,这种手工纸以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和色泽耐久而驰名中外。手工纸中的鞭炮用纸、纸伞、纸扇用纸也独具风格。手工生产的祭祀用纸主要有黄表纸、寿衣纸、祭先纸等,这些产品主要为宗教活动所用。
抄一张纸要费72遍“工夫”
说起手工造纸的工艺,牛明涛感叹,抄一张纸要费72遍“工夫”,但主要流程有以下几道,应记者的请求,他按照次序向记者展示起部分造纸用具的操作方法。
首先是备料。一是桑麻,桑麻是当地编制柳编器具扒下的桑皮。二是废纸边,来自废品站。新进的桑皮夹带很多杂质尘土,需要用水清洗去杂质。在预先做好的方形水池中装入桑皮,加清水浸泡一天一夜,然后涮洗捞出沥去水分备用。
清洗之后,就到了去皮环节。砖砌窖井,按比例依次加入4000斤水、1200斤石灰制成石灰水,再加入1200斤桑皮入水浸泡一周。其间,隔时用长钩涮麻脱皮,连续3次,俗称“拿皮”。
随后是蒸煮。取12印大锅,一次装入200斤桑皮,上覆棉被石块压之,每2小时一锅。1200斤桑皮要蒸制12小时才能完工。蒸制好的桑麻还要码放在一起,趁热焖制3天,晾至半干,上石碾碾压去皮。
碾压后的桑麻纤维与桑皮基本脱离,放入直径为一米半的水缸中,洗去杂质碎末。之后打成“8”字形一把,晾干后50斤一捆,放置原料仓屋内备用。由于现如今牛明涛家的水池已经废弃,从去皮环节开始,他只能口述。
洗涤之后需要砸制。取够一个时期用的桑麻,淋水浸泡,次日再次上碾压制,然后放入水中漂洗。沥干水分再用木制榔头分把一一砸制,使桑麻纤维分解得更细。用师傅的行话就是把料“砸熟”,砸熟的料再放入水中漂洗,此时的水池内放入一只粮食囤,一是防止纤维流失,二是滤除清水。
经过反复砸制漂洗后的麻料干净变白,然后顺放在长凳上,用绳索勒紧,用铡刀切成适合抄纸的碎料。按照15斤桑麻与45斤纸边的比例,放至浆缸里反复捣制搅拌,直至浆料手感滑溜,这就是“制浆”环节。
做好的浆料放入抄造池,取竹帘搅动浆料然后顺势抄纸。每抄一张纸计数一次,抄至10张进十位一次,至6000张为一墩子。抄造的纸张静置沥去水分,然后把纸墩子翻过来底朝上,晒干的纸每100张为一刀,500张为一令。
古朴技艺淹没于时代洪流
时光荏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现代工业造纸的冲击,手工造纸因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工艺落后、产品销路差,加之成本高、工艺多,市场越来越小,传统的土法造纸也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远去。牛明涛夫妇也因形势所迫,从前年起也不得不转行,外出打工干起了木工。“鼎盛时期,木李镇有三分之一的村从事手工造纸业,但造纸赚不了大钱,又苦又累,现在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干这个。如今已经踪迹全无,只有极少人家还保留着这些造纸的工具,也算是当个纪念吧。”牛明涛充满感伤地说。
过去的老造纸作坊已不复存在,青城纸业社会抄纸的老师傅,健在的也所剩无几,唯一能见证的是那些厚重的石碾、斑驳的断壁石灰墙和墙上晾晒的痕迹。然而,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随着古朴的文化技艺逐步被先进机械化取代,牛明涛的传统手工造纸术仅仅是急需“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面对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日渐恶化的现状,民间文化扶持、保护、传承等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