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数据能为消费者、品牌方和印包企业带来什么?通过大数据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品牌商众多线下活动得到实惠与折扣,品牌方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实时获取市场分析所需数据,获得可评估当前市场活动投入产出比的报告,为品牌策划活动提供参考。印包企业则是大数据的管理者,搭建品牌方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成为供需关系的整合者。而这项消费者大数据业务的秘密武器则是可变二维码。
让包装自己讲故事
对品牌客户而言,广告载体主要集中在电视、平面海报、新媒体等,往往忽略了包装这一天然的广告载体,而通过可变二维码技术可将这一天然广告进行优化改造。将原本仅仅是为防伪、溯源而印的二维码,融入可变二维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图像识别的全新技术以及定位功能、文本或图像资料等,将赋予包装更多可能。
当这一技术应用于品牌营销活动的印刷品时,消费者扫码后,包装便成为一种会替品牌方讲故事的全新广告载体,与消费者进行更多交互,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品牌方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更直观了解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反馈,并且通过系统自动透析并加以逻辑判断后进行个性化内容的二次推送。借此,品牌方可以在线下更加精准地拓展市场。
不难看出,这种可变二维码突破了印包企业的局限,也成功地将品牌包装打造成全新“利器”。善用这把“利器”,可以令印刷包装服务真正发生质的变化,让产品包装产生附加值,为品牌排忧解难,为营销增值。
二维码扫描成流量入口
如果说大数据平台是供需关系强大的整合者的话,那么可变二维码则是平台的流量入口。终端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品牌商推送的送红包、抽奖、优惠券等活动。同时,后台通过一系列的消费者行为抓取,如抓取消费者所在地、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后,建立消费者数据库,让品牌方了解客户,并精准地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让消费者从线下到线上产生再次购买行为,从而增强与消费者的黏性。
经过类似多轮不同类型的活动,在收集消费者数据、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后进行数据分析,并将数据库进行分层管理,品牌方可以按照客户需求,通过数据库对目标受众精准推送定制的广告内容。将客户的信息完全透明化,这是可变二维码的高明之处,亦解决了品牌方在宣传方面的痛点。
当然,可变二维码的包装运用并不局限于消费者层面。在生产流通方面,可变二维码也可用于实时掌握商品库存、促销品的走向,防止产品窜货。此外还可对分销商、小店店主的出货数量、店铺位置、所需产品型号及数量、订货周期等做出详尽的信息采集,从而建立商户的数据库。这样会让品牌方实现对消费者、市场全方位的精准管控。
减少所有可以减少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这就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