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四届生活用纸企业家俱乐部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振雷博士结合造纸产业安全、产业政策和“十一五”规划,重点阐述了4个方面的问题。
他在分析国家目前对造纸工业的定位时认为,中国要为出口创汇的工业产品提供优质低价的包装纸和纸板,因此必须有自己的造纸工业。但中国不具备发展大规模造纸的比较优势。因此,国家对发展造纸工业的基本定位是满足内需。这是制定产业政策的出发点。
国家限制原材料出口,严格限制稀缺原材料的出口。2005年,国家取消纸浆、纸和纸板的出口退税,惟一保留的是以进口废纸为原料生产的纸和纸板的出口退税。这是因为政府已经注意到制浆造纸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中国没有足够的水资源、能源支撑用于出口的造纸产品的生产。国家对于后加工产品仍保留了出口退税,包括生活用纸的成品、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国家正在制定《反垄断法》。在消费品行业和原材料行业,国外反垄断指数是占有率百分点的平方和不能大于1600。并购案和新建项目在美国有案例,如果占有率达到40%%,指数就达到1600。所以,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就有垄断的危险。我国引用这一指数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要规范市场竞争,防止过度竞争给市场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中国纸浆厂的建设在大干快上。但中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木材用于制浆。即使“林纸一体化”的项目全部完成,国产木浆的年产量也不会大于800万吨。而2005年我国进口纸浆量就达到了759万吨。我国人口密度大,能长树的地方少,木材纤维原料匮乏。
我国废纸原料方面的潜力也不乐观。一些统计公布的国内废纸回收率仅30%%。但实际上已达到50%%以上。这是因为我国年产近6000万吨纸和纸板中大约有2000万吨随出口商品流入境外。
从以上分析中国进口造纸纤维原料是必须的,而国际纸浆市场存在风险。
转载自: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