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家对如何消灭“白色污染”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光靠“禁用”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据了解,一次性快餐盒80年代初才从国外引进,目前国内已有120条生产线,耗资8000多万美元,淘汰一次性快餐盒也就意味着淘汰这些生产线,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令人痛心。此外,生产一次性快餐盒的国有、集体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据统计,全国从事该行业的职工约8万多人,如果全部下岗必然给社会造成压力。
环保部门许多专家都表示,虽然替代产品都自称是环保餐具,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降解性,但依然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都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如果不建立有效的回收系统,一样会产生污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本身并没有罪”,产品本身并不是造成污染的直接原因,如果能够把它们全部收集起来,回收处理,就不会造成目前这么大的污染。
在国外,政府消灭“白色污染”的过程也不是光靠禁用的。至1998年为止,美国有21个州颁布规定限制和禁用某些塑料制品,但在实施中却发生许多变化,有些禁令已撤销,而改为要求达到一定的回收利用率。在欧洲,1994年5月,欧洲会议成员国投票通过议案,要求所有成员国包装材料回收目标达到50%-65%。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用回收法来治理“白色污染”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我国,“白色污染”较其他国家显得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国人乱丢乱扔的不良习惯造成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发泡塑料餐具带来的“白色污染”,必须从加强回收管理上入手。
不管怎样,国家的“禁白令”已经颁发,无论其具体的措施会如何变化,都显示了政府治理“白色污染”的决心。据悉,国务院还将在今年内成立全国方便食品包装领导小组,制定鼓励开发、生产符合标准的一次性餐具的投资、融资政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禁白”之路虽然漫长,但前景非常宽广。(李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