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大集团最近出口到日本、美国的300吨蔬菜,几天时间就在超市被抢购一空。去年11月,日本和美国客商曾专门到龙大集团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考察,并当场订货。公司负责同志高兴地说,我们龙大牌产品在日、美市场叫响了。
像龙大集团这样以品牌闯市场的做法,已成为山东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战略、新亮点。
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农产品“卖难”,给数量型农业敲响警钟。向品种、质量、信誉要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品牌农业”应运而生。
面向国内外市场,以企业为龙头,以人才为基础,创出真正的市场品牌,是“品牌农业”的魅力所在。一方面,一些名优土特产品经过“提纯复壮”闪亮登场。象“肥城桃”、“章丘大葱”等,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另一方面,瞄准国内外需求,运用先进技术,开发新特稀无公害、有机食品,“品牌农业”后劲十足。
广饶县大王镇1998年建立的凯银特菜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采用反租倒包方式集中了3000亩耕地,建起1200个冬暖式大棚。公司全部采用以色列无公害蔬菜良种及滴灌节水技术,从生产、管理、品牌到包装上市,都实行工厂化经营机制。“菜农”中大中专毕业生有800名之多,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他们出手不凡,“凯银牌”产品成为倍受青睐的新一代无公害蔬菜,畅销日本、俄罗斯等国及国内超级市场。去年公司生产优质蔬菜18000吨,实现利润2260万元。(新华社济南4月30日电 记者王进业 文远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