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国产品整体质量,促进企业向良性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去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大了对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任何企业都没有权利浪费社会资源生产不合格产品。因此,对生产不合格产品企业的严厉,就是对社会民众的仁慈。为迫使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尽快改善,质监部门去年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建议有关部门吊销了9家企业的营业执照,并建议地方人民政府免去了10家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国有、集体企业厂长(经理)的职务。在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有关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还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了92次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及改进办法;举办了63期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班,以提高企业主管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据统计,去年因产品不合格被列入整改复查的企业共1232家,产品有1354种。目前已对1123家企业的1238种产品进行了复查,有1097家企业的1211种产品已复查合格,产品复查合格率和企业复查合格率都达到了97%左右。 例如,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国家监督抽查中反映出的本省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汇报,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抓综合治理,部门抓管理,科研机构抓技术进步,企业抓原料关。同时,切实抓好茶叶标准的宣贯工作,规范茶叶栽培、加工,从生产源头及全过程保证产品质量,使福建省茶叶农残超标问题得到了明显改观。 一些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以整改为契机,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例如开封柴油机厂在去年第1季度的国家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该厂得知抽查结果后多次召开内部质量分析会,罢免了总工程师,并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做到质量责任明确,赏罚分明,使企业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为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增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威慑作用,提高后处理工作的有效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进一步扎扎实实做好后处理工作,尤其要继续跟踪经整改复查合格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产品要盯到底,防止出现反复,切实巩固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成果。(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