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业的展会,全国规模的每年有两个,始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发展至今,用“红火”二字形容,毫不为过。
但是今年,由于受SARS恶魔的影响,这盆“红火”被兜头泼了桶凉水。慨叹之余,倒也感觉这是一次机会(天赐),用以整理心态,做做深呼吸。
笔者参观过历年的展会,眼看着其规模日益壮大,从几千平米到几万平米,几千观众再到数万观众,按说成绩不小,值得恭贺,但以每届展会所留下的遗憾和暴露出的问题来看,烘焙业的会展意识仍尚待强化。
何谓会展意识,说白了就是懂得利用会展资源为企业为行业造福。这一方面是对会展的主办者、管理者而言,另一方面,是对会展的参展商、专业观众所论。因篇幅所限,这里仅谈谈后者。
经过商海搏击的历练,我们知道,到展会上找市场,应该成为烘焙业所有企业的共识。参展商利用展会拓展市场,参观者利用展会寻找商机,两全其美,各得其所。展会的客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密集,可以高效推广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服务,树立品牌形象,比起上门推销,不仅投入的人力物力要少,而且更符合客户消费心理。因为人们自己去发现目标产品,更能体现自立性和公平性,无数经验证明,展会资源用足一分,企业就能成功跨前一步。茅台辉煌与1915年世界博览会,不是息息相关吗。
然而,纵观烘焙行业中的不少企业,对于会展意识还是模糊不清,特别是今年因“非典”两个展会不得不延期甚至抱有幸灾乐祸的心理。他们总是认为展会是庙会,乱哄哄一方唱罢我登场,厂商总是那么几家,参观的人也净是些老面孔,去不去意思不大,平日打打电话,发发传真,该办的事也就都办了。殊不知,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包括传媒代替不了现场气氛和真情实感,如同看足球比赛,电视转播与现场直观给人的感觉绝不会一样。
展会对于有心人来说,是座金矿,而且品位极高,把展会资源用好用足,应当而且必须是业内经营者们修炼的一门功课,而要掌握这门功课,首先要在心目中不断强化会展意识,对展会保持清醒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