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上扬与消费旺盛的带动下,我们的时代越来越表现出审美与实用的整合与繁荣。在此背景下,籍借现代设计手段、新材料、新技术,世界范围内的包装工业已经或者正在从传统产业羽化为现代工业。尤其在中国,包装工业无疑更是一个活力四射、潜力可期的朝阳产业,呈现出无限的商机。
既然中国可以越过西方工业革命的横杆,那么我们可以进入最先进的技术环节。优质而多品种的包装材料,先进的包装机械及优化的包装工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包装”理念,无不令中国现代包装工业面临巨大的商业机会。这种商业机遇所伴随的挑战在于,中国包装工业的产业链条,因其积累不足,尚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这无疑为国外资本带来了更多投资机会。据德国机械协会统计,中国台湾为全球第六大包装机械出口商,其出口值约占全球出口值的2%。主要市场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出口依存度达到38%。业者说,由于中国大陆包装市场对于包装材料的需求愈来愈多样化及一般消费民众对卫生及外观的注重,食品饮料处理包装设备将是中国大陆包装机械未来需求最大的项目之一。事实上,这只是中国包装工业市场的一隅。为此本刊特别推出包装在中国系列报道,介绍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包装工业的美丽新世界——来自中国包装工业的报道
据专家预测,从2006年到2010年包装工业的年产值预计达到4500亿元规模,保持年平均增速为75。从2011年到2015年包装工业产值预计达到6000亿元,平均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纸包装制品从2001年到2005年预计达到1900万吨,从2006年到2010年达到2700万吨,从2011年到2015年达到3600万吨。金属包装制品从2001年至2005年预计达到288万吨,从2006年到2010年达到385万吨,从2011年到2015年达到491万吨。玻璃包装制品从2001年到2005年预计达到1050万吨,从2006年到2010年达到1270万吨,从2011年到2015年达到1550万吨。塑料包装制品从2001年到2005年预计达到504万吨,从2006年到2010年达到707万吨,从2011年至2015年达到946万吨。包装机械从2001年到2005年包装机械预计达到67万台(套),从2006年到2010年达到93万台(套),2011年到2015年达到120万台(套)。
规模效应的多米诺
2003年初以来,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包装市场,对于中国包装企业的规模化和高端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2004年1月,美国史迈菲特公司宣布,其合作伙伴美国国际济丰集团公司已初步确定把纸制包装品的投资项目放在福建厦门同安西柯镇的食品工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250万美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1.4亿元人民币。
快速发展的行业包装市场
中国食品包装专用纸的研制开发步伐正在加快。纸罐发展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目前中国铝易拉罐的年消耗量为60-70亿只,因而代替铝易拉罐的新包装容器成为业界一直关心的问题。纸质易拉罐的诞生,克服了铝易拉罐的种种弊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纸罐可用于油漆、化工、食品、药品等包装,还可用来生产纸饭盒、纸杯、纸桶等系列产品。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纸易拉罐的年需求量将逐步达到150亿只,其优异的特性将为中国包装业注入新的活力。
前程锦绣的材料包装市场
近年来,中国包装纸箱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纸箱运输包装逐步向商品包装发展,包装纸箱印刷文字图案要求清晰,双色逐步发展到三色、六色,要求套色准确,网点从目前的60线发展到80线,同时对包装印刷机械精度要求相当高,并要发展柔性版包装印刷。包装白纸板逐步替代灰纸板,发展白底彩面印刷,以水性油墨替代油性油墨,从而使包装箱面美观、清晰、鲜艳,印刷技术含量高,以提高商品附加值,并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包装纸的回收利用日益得到重视,也为行业带来不小商机。未来十几年中,纸包装工业仍将处于发展中的调整生产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纸品市场供需仍将快速增长,纸包装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中国卷烟包装市场势不可挡的绿色环保化,面对食品包装对塑料包材提出的正色高要求,以及国际食品包装材料和包装设备要求的提高,中国包装工业的未来将不可预测。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车相福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论坛”上透露,中国包装联合会受国务院委托,目前正在起草一份关于中国包装业入世后发展规划,计划用20~30年的时间,使中国从一个包装大国成为一个包装强国。据统计,现在中国包装工业在全国40多个行业中已跃居第15位,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上升很快。但是总体上看,中国包装业在世界上还不是强国。目前中国人均包装消费值仅为22美元,是世界人均消费值的22%。
中国包装企业大都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劳动生产率低下。至今,中国基本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包装系统、材料和制品。现有的先进包装技术、系统、设备和高档包装材料,仍要依靠进口。包装法规也不完善,包装标准的研究滞后,远不适应入世后包装业面临的新形势。
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目前是一个包装大国,但远非包装强国。然而,正因为此,走向强国的道路,正是充满机遇与成功的旅程。毕竟,向着看得见的美丽的未来出发,让我们充满信心与勇气。
来源:五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