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9日国家商务部对聚氯乙烯反倾销调查案作出胜诉终裁以来,已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4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聚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这对规范国内聚氯乙烯市场创造了条件,为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记者在10月16日结束的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武汉会议上看到,不少企业的老总对此并不感到轻松。
PVC反倾销胜诉,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肯定产生积极影响。事实上,自2002年3月29日原外经贸部决定对PVC反倾销进行立案调查,以及商务部在今年5月作出初裁之后,对国内PVC企业的业绩已经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年度报告显示:锦化氯碱去年上半年亏损7481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已减亏5300多万元;北京化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与去年同比增长了102%;沧州化工同比增长了92.39%;上海氯碱更是有了大幅度增长。
反倾销使国内PVC产销形势好转正引发国内新一轮的投资扩能热。在国内企业纷纷扩产扩能的同时,国外大公司也把向中国出口产品战略转变为在中国建厂生产。如LG化学在天津的PVC生产能力目前已达34万吨/年,并计划到2010年扩至110万吨/年;台塑在宁波建设的30万吨/年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将于月内试车投产。同时该公司开发大陆西部的市场调研已经完成,50万吨/年PVC项目正在评估。
根据2002年进口统计数据测算,PVC反倾销将减少进口量约50万吨/年左右。这次会上预计:到2005年国内PVC生产能力将超过800万吨,比2002年几乎翻了一番,约占全球新增产能的1/3。产能扩张速度超过30%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产能100多万吨,已远大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
国内PVC生产以电石法为主,目前占到总产能的53.4%,这个比例还在扩大。电石法PVC的总电耗比氧氯化法每吨要多4500千瓦时,生产过程中每吨产品要产生20千克的电石粉尘、10吨含硫碱性废水和14吨含水废渣。从长远看,产能急剧扩大带来的电力短缺、环保问题将难以解决。
而近期,由于进口量减少,国内市场PVC的价格节节高涨,目前已经超过7000元/吨,比去年同期涨了1000多元,折合国际外销报价约720美元/吨,远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630美元/吨。在通用塑料产品的应用中,不少加工产品对各塑料原料品种可以互换互替,若PVC货紧价扬,其市场就可能被别的塑料品种替代。价格涨幅过大造成的国内PVC市场萎缩和出口减少问题亦不可小视。
面对新的形势,有关专家提出对策:一是加快产业优化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聚氯乙烯企业集团,限制小规模装置,控制产能扩张速度;二是开发西部的优势资源和能源,努力降低成本,加快天然气制乙烯、乙炔的技术开发,做好电石法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治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PVC生产企业;三是大力拓展产品市场,加快产品应用研究,发展聚氯乙烯专用料,尤其是开发烧碱的海外市场;四是实施大氯碱与大乙烯结合的战略,发挥石油化学工业的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