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谈谈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来源:企业在线   浏览次数:2385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新目标

出版业是一个依托内容创新和技术支撑的产业,技术进步是引起变革的基本动因。十一五时期,由于科技进步、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保持了事业繁荣、产业发展、服务加强的大跨越的局面,特别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出版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业态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建设世界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已超过一千亿元,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近几年来,电子书出版、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出版等新的出版业态,不仅形成了庞大的产业新集群,而且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和视觉冲击,形成了新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可以说,新技术给行业、社会以及消费者等各个层面都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依托高新技术推动出版传媒深入发展中,都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业,加速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多种传播载体的整合,相继产生了新媒体、新业态,数字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美国的苹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面对全世界出版产业调整发展的新态势,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出版业态的高度重视和在数字出版领域展开的激烈竞争,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推动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首先,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战略任务。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60%的比重,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全行业只有以明确的目标和创新的手段,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技术升级,加快与数字出版业态的融合,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享技术,逐渐打破资源、体制和环境的制约,才能走出一条新兴出版产业科学发展之路。

其次,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我们确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科学研判当前形势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出版强国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我们行业的主要统计指标看,我们作为世界新闻出版大国,这一地位毋庸置疑,但与世界新闻出版强国相比,在不少领域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我们就必须加快推动传统出版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的重点就是数字化。促进数字出版不断突破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实现内容优势与技术优势的有效结合,培育产业增长的新亮点。

第三,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一方面,人民群众借助网络工具主动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呼声渐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数字出版产品的消费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要求日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加快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起新的新闻出版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模式,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保障。

第四,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应对国际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国际上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以数字化、互联网的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而我国未能摆脱西强我弱的局面。提升我国新闻出版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无疑是新闻出版生产和传播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利用数字、网络的渠道优势,加大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

二、当前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数字技术与出版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日益加深,数字出版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新闻出版业对数字技术发展的反应更加敏锐,及时把企业的技术换代列入发展战略。数字出版企业不断跟踪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各种类型的电子书阅读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不断问世;不少传统出版企业面对新挑战,从战略层面积极思考发展路径,一些出版企业纷纷整合内容和技术资源,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子阅读器等终端产品,搭建内容资源传播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开展多方面合作,大力拓展手机出版业务,等等。几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不断加深,模式不断创新,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品形态不断丰富。无论是基于有线网络技术的互联网新闻、互联网出版、互联网游戏,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手机报、手机电子书、手机音乐、手机游戏,还是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电子书、平板电脑以及各种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版物,等等,无不显示出新技术与内容的强大融合。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数字出版产业在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2010年总产出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已接近10%,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产业融合度不断加深。出版企业与技术开发商、内容集成商、渠道提供商、平台运营商和终端生产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相互借助优势,相互促进发展,共同做大做强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四是消费市场日益成熟。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宽带用户数、手机网民逐年增加,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终端阅读开始普及,数字出版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一个庞大的新型消费市场正在形成。五是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都将数字出版纳入重要扶持领域。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还就数字出版产业和电子书发展出台专门指导性意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当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清晰、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迟缓、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产业标准亟待统一、数字版权保护还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出版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技术不先进、融合不彻底、体制不适应三个问题,需要我们下功夫研究,亟须在政策、管理、技术、标准等方面推出新举措、制定新办法,切实加以解决。

三、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开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新局面

随着科技对新闻出版业影响的日益深广,战略性新闻出版业态的引领作用日渐明显,新闻出版传统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唯一的出路。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必将以落后的业态淘汰出局。经济竞争、产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考察世界经济发展史,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契机就是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关键时期和发展的关节点实施有效的超越。而这种超越,最根本的是体现在融合蜕变中。我们全行业都要有转变、融合的紧迫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尽快使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实现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

一是要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要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流程,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标准、推动科学发展入手,建立新型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载体、传播渠道;大力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报刊,建设全国学术期刊网络发布平台;引导和鼓励传统印刷企业开展数字印刷,基本完成传统图书、报刊、音像出版和印刷、复制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二是要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要完成存量出版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加工工作,并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加强数字出版内容资源传播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数字出版产品传播体系。

三是要加强技术公司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发挥技术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出版机构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出版企业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加快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继续推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项目、国家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建设工程、国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等关系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新闻出版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五是要加快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要在全国重点形成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产业园区,建成5—8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把基地建设作为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推进器,集中优质资源、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打造新业态产业集群。

六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内容资源整合,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对公益性数字出版业的投入,推出更多更好服务三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字、盲文、学术文献和科普的数字出版产品,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

七是要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并完善重大项目与重点工程资金保障制度;加大对新闻出版科技研发原创内容、高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新闻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发展和科技应用水平,对有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的高科技企业和促进融合发展的投资项目,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资金上优先支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