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4日讯(记者韩筱雨)很多消费者在购物时都有一种惯性思维:同一件商品,大包装肯定比小包装更实惠,散装的也比盒装的便宜。记者今天走访超市发现,个别商品的情况却刚好相反,大包装反而比小包装更贵。
24日,记者在市区一家超市的食用油销售区看到,某品牌食用植物调和油900ml装价格为11.6元,1.8l装价格为24.3元。一算就会发现买两桶900ml小包装的只需要花23.2元,比买大包装还便宜1.1元。
在食品销售区,某品牌散装威化饼干的价格为每市斤29.5元,32条盒装价格为25.5元,细算起来,买散装的每条威化要1.18元,而买盒装的每条只有不到0.8元钱。
记者在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大包装的商品应该比小包装的更实惠,散装的也肯定比包装好的便宜。“以前买东西的时候算过,到底大小哪个更合算,都是发现大包装产品更便宜一点儿,现在购物时就不会挨个计算比较了,基本形成惯性思维了。”市民张女士说道。
市消协工作人员对此认为,虽然并没有大包装产品一定要比小包装产品便宜的规定,但是多数消费者都有这种观念,有可能是商家利用人们对大包装商品更实惠的心态,促进商品销售。消费者在日常购物时,还是应该多看包装信息,精打细算,别被惯性思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