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距离去年今日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签订《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已一年整。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绿色印刷发展战略正式在全国铺开。推行一年后,行业该如何认识这项由我国政府推动、涉及面广、成体系的绿色环保印刷建设工程?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和问题,又将如何解决?绿色印刷今后的发展思路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请他对这些问题予以解读。
国际视野谋划我国主动提出的战略措施
“实施绿色印刷是我们自己主动提出的一项促进我国印刷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曹宏遂说。在开放的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受制于人,一些政策更是在外国的压力下提出的,这一问题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更加明显。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滞后,只能是欧美发达国家设置门槛,发展中国家被动地改变和接受,而与其他行业不同,我国实施绿色印刷战略的姿态是主动的。
曹宏遂表示,我国如此大规模、成体系地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在全球印刷业中并不多见,更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国际接轨的突破性举动。据了解,绿色印刷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讨论阶段进入到实际性应用阶段,在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并且日趋成熟。我国在制定绿色印刷标准的过程中也曾参考欧美国家的标准,借鉴其经验,但却发现,他们并没有专门针对印刷行业的成体系国家绿色标准,而是分散在原辅材料相关行业中,如林业、玩具业、化工业;有的印刷行业环保标准也多以行业协会主导,为行业自主标准,如日本的《日印产联“胶版印刷”绿色标准(服务)》、《绿色印刷认定制度》。就此角度而言,我国这项由政府推动,下至企业,并涉及行业协会和质检机构的全行业绿色环保印刷建设工程推行得更为彻底。
从实际来看,绿色印刷确实是西方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途径。曹宏遂认为,我国有些企业的印刷水平已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出口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原港台企业转移后带来的老客户,新市场增加较少,很多企业的出口都因达不到欧美国家的环保门槛而遭挫折。因此,主动在国内行业中实施绿色印刷战略,无疑也有利于国内印刷企业“走出去”。
曹宏遂指出,在实施绿色印刷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一方面,它关注了约400万印刷业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另一方面,印刷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印刷产品,特别是少年儿童接触的出版物,以及食品、药品的包装等,因此实行绿色印刷是保护全体人民的大事。同时,实施绿色印刷也是提高印刷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调整印刷产业结构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