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畅谈2012年印刷业走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6804   版权与免责声明

  2012,“末日”传说中的大限之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末日”自然只是笑谈,但在欧债危机发酵而成的新一轮经济动荡中,全球将迎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作为与国民经济休戚与共的“晴雨表”式行业,在走过兴奋与忐忑交错的2011年之后,印刷业在新的一年里将有怎样的“演出”?我们不是预言家,但所幸行业前行的脚步不会因为某一时间节点的来临而突然转向,因循过往的足迹和某些既定的日程,我们或可窥见2012年印刷业走势的些许线索。

  宏观环境 遍布挑战

  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到西班牙、意大利,后面或许还有别的国家在排队,欧债危机波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似乎都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这迫使原本沉浸在“V”形反转乐观预期中的经济学界纷纷调整对2012年的预期。2011年11月底,全球知名经济机构摩根斯坦利将2012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速由3.8%下调至3.5%,而在此前他们已经有过一次下调,当时是由4.5%下调至3.8%。另外一家知名经济机构高盛则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4%下调为3.2%,并预计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8%。形势的持续恶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全球经济将迎来次贷危机爆发后的二次探底。

  比全球经济走软更令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在2012年的表现。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曾经以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的“希望之灯”,一时之间关于“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的讨论遍布媒体。但现在口风正在逆转,在新一轮的“探底”过程中,中国恐怕也不能幸免。部分国外经济界人士甚至认为,随着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矛盾的暴露和信贷泡沫的破裂,中国经济甚至面临比欧美更大的挑战,有“硬着陆”和“崩溃”的风险。“崩溃”自然只是外人的危言耸听,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落到8.5%。而且始于2008年的这一轮经济减速,不是短期的周期性波动,而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年均10%以上的增速后,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后期。

  遍布挑战的宏观环境将直接影响我国印刷业在2012年的表现。欧美市场的低迷将进一步影响外向型印刷企业的订单量和盈利能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落相对平稳,对印刷业或不至于产生过大影响,但印刷业近年来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速能否在2012年得到延续,目前恐怕要划上一个问号。

  微观生态 局部向好

  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态势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回落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一系列应对举措的相继出台将对印刷业2012年的微观生态构成政策“利好”,让企业增强抵御经济“寒冬”的能力。

  首先,自2010年持续紧缩的银根在2012年有望适度放松,印刷企业的融资困局有望得到一定改善。在2011年12月初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经济学界普遍预计,2012年央行将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由于通胀高企,学界预期存贷款利率下调难度较大,但通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包括印刷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其次,结构性减税惠及印刷企业。面对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压力,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工作”,这意味着始于2011年下半年对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将会得到延续和深化,包括印刷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将从中受惠。

  第三,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缓解印刷企业成本压力。自2011年下半年起,印刷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行,虽然囿于相关供应商自身的成本压力,2012年纸张、油墨、版材的价格不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但相对处于历史低位的原材料价格有利于印企降低成本压力。

  在局部向好的同时,印刷企业的微观生态也不乏挑战。如宏观经济减速可能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长乏力问题,用工荒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并存带来的转型压力。2011年底北京、深圳已经率先提高了各自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幅度分别为8.6%、13.6%,其他地区也会陆续跟进,这将对印刷企业的盈利水平带来不小的压力。

  并购重组 悬念几何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一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威胁,而另外一些企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企业并购重组的好时机,以此观之,在2011年已经好戏连连的印刷业并购重组浪潮在新的一年里有望继续。

  于业内人士而言,2012年的一大悬念是:曼罗兰路向何方?在2011年11月底突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之后,有关方面曾表示,曼罗兰将于2012年2月1号确定新的合作伙伴。此前有国外媒体报道,德国高宝公司和我国的上海电气均对全部或部分收购曼罗兰表现出强烈兴趣。在卷筒纸和单张纸胶印机制造领域都有良好技术和市场积累的曼罗兰究竟将与兄弟合并,还是牵手东方,抑或别有他途,在您看到本期杂志的时候或许已经水落石出。无论如何,相信曼罗兰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危机之下,虎视眈眈的是那些手握重金的“捕食者”,比如资本市场上的世家新贵。2011年可谓印刷业的上市“觉醒年”,中山松德、天津长荣、盛通股份、东风印刷等纷纷登陆资本市场,而更多企业则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剧烈变化,相信2012年将有更多印刷及相关企业亮相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获得的巨额资金将成为这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的有力支撑,劲嘉股份、鸿博股份等先行者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

  Drupa大展 中国崛起

  四年一届的Drupa一向被视为印刷业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全球各大印刷设备、材料及其他相关供应商的新技术“秀场”。2012年5月3~16日,新一届Drupa大展又将如期上演,在新形势下,Drupa 2012将呈现哪些新特点?

  从已经见诸媒体的报道看,Drupa 2012的一大不同是,不会像前几届展会那样有一个单一的技术主题,比如Drupa 2008的喷墨印刷,Drupa 2004的JDF技术、Drupa 2000的数字化工作流程,Drupa 1995的CTP和数字印刷。在Drupa 2012上业界人士极有可能看到的是“自动化Drupa”、“跨媒体Drupa”、“喷墨印刷Drupa”、“胶印Drupa”等多主题共存的局面,而其中最大的焦点仍是喷墨印刷。Drupa 2012单一主题的难产一方面或可说明印刷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正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印刷技术的变革进入了新的“平台期”,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日渐艰难。值得注意的是,“变革Drupa”也可能成为本届展会的分主题之一,其内涵则是:在行业变革中,如何帮助印刷企业拓展业务。这一主题的确立说明在印刷业的技术和市场变革中,全球印刷企业正面临共同的市场挑战。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部分印刷设备、材料供应商面临的经营困境,令部分业界人士担心Drupa 2012的展出面积有缩水之虞。无论最终情势如何,可以确信的一点是,Drupa 2012将见证中国力量的崛起。有关方面透露的信息显示,Drupa 2012中国展商的参展净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其中仅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一家便组织了165家国内厂商(包括联合参展商)参展,参展净面积近9000平方米。上海电气印包集团、天津长荣、联强集团、中德集团、大族冠华等企业均大面积参展。面对中国展商的集体崛起,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说,20世纪80年代初他作为中国第一个赴Drupa参观团的一员受到了德国主办方的热情接待,当时德方问:什么时候中国企业也能到Drupa参展?参观团团长略一沉吟回答说:相信会有那一天的。现在中国企业不仅来了,而且成了Drupa 2012的主角之一。

  绿色印刷 加速前行

  关于2012年,可以确信的一点是,绿色印刷将延续前两年的火爆态势,当仁不让地居于行业关注的中心点。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推动下,绿色印刷在“十二五”第一年有了不错的开局,但与五年争取绿色印刷企业占到30%的大目标相比,还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了“一小步”。

  为了“十二五”大目标的实现,2012年绿色印刷认证工作无疑将拉开加速前行的序曲。五年30%企业达标,这意味着在“十二五”剩下的四年多时间里,每年要有数千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以此观之,2011年的认证工作只能算是小步慢跑,2012年通过获得绿色印刷证书(亦即“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将跃上一个全新的数量级,比如数百,上千家。在众多企业热情高涨之时,如何尽快建立完善绿色印刷相关标准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这事关认证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可持续性。时下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并不能涵盖胶印之外的其他印刷方式,且更适用于出版物印刷。此外,认证机构的力量能否满足众多企业的认证要求也值得关注。

  围绕绿色印刷,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评奖活动在2012年自然会继续轮番上演。其中的重头戏自然要数每年11月初的“绿色印刷宣传周”,此外7月中还将举行“2012中国(上海)国际绿色印刷设备器材展览会”,各种各样的论坛、评奖估计要数以十计,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问题是,绿色印刷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不仅需要轰轰烈烈地宣传,还要踏踏实实地践行,尤其是要防止在利益的“绑架”下,绿色印刷沦为漂亮的商业“外衣”。

  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2年于印刷业而言注定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以上仅是对潜在的可能性略作梳理,此外还有很多疑问有待新的一年给出答案,比如在当当网电子书平台上线之后,业界预计2012将成为电子书的爆发之年,对本已风声鹤唳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这又将带来何种影响?

  面对不确定的2012年,印刷企业如何未雨绸缪?思忖再三,恐怕仍不过两个关键词:“转型”与“突围”,至于如何开展,则有赖业内各企业家的智慧和魄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