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机的展台也是人来人往,国内同行对数字印刷的期待,可以从今年初以来价格最昂贵、幅面最大、速度最快的机种销售业绩中,发现数字印刷已经在国内推动了一个宁静的产业变化。
展会期间举行了“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会中请了几位国内已经开始数字印刷服务的单位,包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杭州日报的盛元印务”、“南京华文数字科技公司”在论坛上现身说法,我们才发现国内已经有这么多出版单位或是印刷企业都对数字印刷做了不同的尝试。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市出版局周处长的讲演,他介绍上海市内九家数字印刷单位,以主要业务、设备、数据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按需出版等七项条件来描绘数字印刷的生意模式,再以相同的条件来看美国最成熟的按需印刷服务单位–闪电公司(Lightingsource.com),简单明了的导出按需出版的发展逻辑和条件,包括出版企业应该先从内容数字化开始,印刷企业应该提高IT技术能力、建立资产管理,以及大陆按需印刷需要更好的政策环境。
足见大陆主管印刷的政府单位完全了解按需出版和印刷的发展逻辑条件,比大部份印刷厂老总更懂数字印刷发展的趋势。目前,大陆许多胆大的老板先投资数字印刷机,再来尝试数字印刷的生意经营,难免走到“多开分店”来吸引更多客源这种不利发展数字的策略上去。
数字印刷可以作印一页的印刷生意,客户自己送上门来就是好生意,派业务员去拉生意页数就得越多越好,至少要能把业务员的薪水赚回来才行,租个店面能吸引附近的客户,自己送活上门看来好像是好主意,唯一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一旦生意太好,引起对手的觊觎,在贵单位隔壁开了另一家数字印刷门面时,好日子很快就谢幕了。
数字印刷机的投资规模和传统胶印机相比,是低了不少,把省下了的钱在好地段买或租一个单位来做数字印刷生意,拉高了门坎避免新对手的竞争,好像是好主意。
换个想法呢?把好地段的房地产出租,可能比数字印刷生意更有效益。
逻辑很明显,数字印刷的生意不适合这种逻辑,闪电公司先帮出版社把内容数字化,积累了许多内容放在自己的数据库里,当然,闪电公司无权处理这些数字内容,但是当闪电公司回过头来提供按需印刷服务的时候,出版社发现闪电的服务质量好价格又公道时,因为数字化的成本已经解决了,出版社就不会找别人去印刷了,按需印书的生意顺势而生。
重点在“价格公道”,按需印刷的生意可是一本一本收钱的,如果有出版社要印一本书,印刷厂还要请出版社提供数字文件,那就得有人接单,检查确认,才能开始印刷,流程就变得复杂,价格就无法公道了。
2003年北京数字印刷杂志就报导过闪电公司一年印了1000万本书,平均每个活不到两本书;2010年闪电公司宣称他们一年印了2500万册书,如果每个活需要一个操作人员按一个键,那么印刷1000万册书就变成非常复杂的工程,发展到2500万册就更难想象了。
想象中的闪电按需印刷服务流程,应如是:
数据库放着许多书的文字XML(eXtended Markup Languange)数据和已排版好的页面影像,这是闪电帮出版社数字化的结果。出版社可以经由闪电数据库的查询网页,查到自己出版社已经数字化的内容,选取想要印刷的几本书名,甚至部分页码,指定印量和送货地址,就能排进闪电的POD制造流程。
闪电的资产管理系统,找出要印刷的内容文件,自动拷贝到生产排序,印刷–装订–递送,寄出账单,出版社收到账单付钱,就完成了一个生意。从书装订完成前应该没有人手的介入,才能一年印刷2500万本书。
闪电公司现在还帮出版社生产电子书呢?不用增加人手。
所以,数字印刷不论是不是按需POD印刷,都必需是IT技术结合印刷科技,内容管理、印刷网络商店门户、加上ERP资源规划和印刷生产流程,从接单、报价、生产、递送并且回报进度,才能竟其功。
这次展会上就有数字印刷机用户,到会场抗议厂商的设备无法让他赚到钱,血本无归。虽然,设备供货商没有责任担保生意赚钱,但是没有合逻辑的生意模式,把数字印刷机当成短版印刷的生财机器来销售,就把数字印刷引到充满荆棘的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