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难度。因为报业在一般情况下,日子过得基本可以,在整个社会中生存状况和生活水平处在比较好的位置上,求变的动力不足。
当年农村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迫切希望改革,主动自觉地探索改革。因为当时的农村和农民生存状况迫使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摆脱贫困。不赞同农村改革的领导干部被批评为“顶门杆”。
企业改革当初也有主动性,也是自下而上推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不是企业,只是一个个车间,企业应该具有的权利基本没有。改革能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自主权,企业职工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因此,企业改革初始阶段是比较容易推动的,到了比较深入阶段也遇到了巨大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在这时,企业改革已经从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
报业改革是从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开始的,与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起始阶段具有很大不同。报业改革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动力主要来自上面而不是下面。《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也是这样。是人民日报社的推动,促进了《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中国汽车报》在改革上获得的进展,有自身积极努力的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人民日报编委会主导推动的结果。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最终一定会使改革的主体由被动改革变为自觉改革、坚定改革。
改革促进观念转变 观念使改革自觉
《中国汽车报》的改革到目前为止,走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1998年~1999年时,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国家机械局撤销时,加入《人民日报》。表面看,这一步似乎与改革关系不大,只是资产和隶属关系从当时的国家机械局划转到《人民日报》,属行政划拨性质。但这正是《中国汽车报》自上而下改革的开始,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后几步,《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也不会这么顺利。当年,绝大多数行业报都不愿意加入党报,因为在原单位有强大的行业资源可以直接依赖,有人给钱给物,搞发行做广告有行政资源支持,不费心不费力,有钱花又有行政级别和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报怎么可能愿意到党报呢?到目前为止,依托政府部门的行业报依然延续着这种生存方式,市场竞争的压力承受得不多。回过头看,当年不愿意加入党报的行业报,十几年过去了,发展得并不顺利,有的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中国汽车报》当年在行业报群体中的地位不高,排在中下游水平。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当年我们选择加入《人民日报》是十分正确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我们已经成为行业报群体中的领跑者,基本实现了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战略目标。有人说,《中国汽车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是因为赶上了汽车行业大发展的好时候,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行业报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个比较大的行业。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很多制造行业都具有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市场活跃等特点。可是,并不是每一个有这些特点的行业都成长出了一份好的行业报。面对汽车行业的也不仅有《中国汽车报》,当时有不少汽车类报纸,而且有的当时发展状况比我们还强一些。后来,发生了变化,重要的主观原因是我们加入《人民日报》后,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彻底摆脱了行政权力的直接支配,成为党报体系中的媒体,做到了既在行业中又在行业外,形成了《中国汽车报》独特的竞争力。
第二步是加入《人民日报》后大力推进了机制改革。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报》对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办报机制、经营机制、行政管理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按照《中国汽车报》的实际,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运行机制,为转企改制奠定了基础。今天讲起这些机制改革似乎很平常,但当年确是十分艰难的。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是做不下去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体制的保障。
第三步是转企改制。《中国汽车报》的转企改制方案是由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层设计决定的,动力主要来自编委会,执行也是编委会逐项谋划安排的,我们认真执行,取得了平稳顺利的效果,成为行业报中第一个按照转企改制要求全面完成的报社。
这三步改革也是三次观念转变,更是深化对改革认识的过程。从国家机械局到《人民日报》使我们认识到行业报改革首先要回归行业报属性,行业报不能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机关办报从根本上扭曲了行业报的功能。转变机制改革使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认识到了早改早主动的好处,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增强了改革的自觉性。转企改制使我们看到了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现代企业制度是保证我们走好走稳走远的基础。观念的转变,使我们成为主动改革、自觉改革的践行者。
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使改革坚定
改革不是目的,改革促进发展才是目的。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是发展。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是增长曲线、财务数据,还应有品牌价值、传播影响力、人才队伍等。《中国汽车报》的改革有力促进了发展。改革前,《中国汽车报》的年收入仅有1500万元,66名员工,只有单一的一张报纸。改革后,《中国汽车报》的年收入已经近3亿元,300多名员工,拥有了5本杂志以及多样性的新媒体群和延伸业务。改革前,《中国汽车报》经常受到原行政管理部门的批评和整顿,当时国家机械局的一位负责人曾直言,不愿意与《中国汽车报》打交道,《中国汽车报》在业界和社会上口碑不算太好。改革后,《中国汽车报》从未出现过新闻宣传险情和事故,品牌提升很快,汽车业界把《中国汽车报》当做第一汽车媒体,《中国汽车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经销商商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的成果也让全体员工看到了改革的威力,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好处。改革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变成了上下一致的行动,改革的坚定性增强了。
改革破解难题 难题转化为改革机遇
《市场报》成功改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报》完成转企是人民日报编委会用改革破解难题,再把难题转化为改革发展机遇的成功案例。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人民日报社开始启动《市场报》改革。张研农社长亲自做了动员,何崇元副社长直接指挥,打响了《市场报》改革攻坚战。《市场报》本身是改革的产物,但由于改革中途的停滞,使本来领风气之先的第一份经济报陷入绝境。《市场报》的失败告诉我们,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必须建立起具有内在创造力、修复力、约束力的体制机制。没有先进的体制机制即使取得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创造了一段辉煌,也不可能持久,更谈不上建立百年基业。
《市场报》靠改革破解了难题,也靠改革把难题转变为新的改革机遇和发展机遇。不谋改革之策,不走改革之路,《市场报》难题难解,《中国能源报》机遇不会这么快被我们识别并牢牢抓住。《中国能源报》的创办过程是一个处理《市场报》难题的过程,更是改革的过程。处理《市场报》难题和创办《中国能源报》交织在一起,难题难点集中在一起,工作着力点应放在什么地方,切入点应选择在哪里?最终使这些复杂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是转企改制。《市场报》从创办之初的成功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旧的体制机制使《市场报》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发展和重新振兴的机会,直至走到尽头。抓住了转企改制,就抓住了中心,抓住了要害,复杂问题就简单了,陈年老账就清楚了,矛盾的主次就分清了。今年6月1日是《市场报》改办《中国能源报》三周年。三年过去了,《中国能源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长为中国能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媒体,以报纸为主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共同构成传播途径,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为理论支持平台,以会展、论坛、科学研究为品牌推广手段,打造出了一条传媒全产业链。
改革促进能力提高 能力使改革持续
改革的成果直接显现在增长曲线上,这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也是人们对改革成败的最直接评判标准。其实,改革更重要的作用是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过去,我们作为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具有利用行政权力和行政资源的便利条件,具有执行行政指令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亚行政能力。这种能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管用的、有效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完全失效。在没有一分钱事业经费和行政投资的情况下,我们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扩大发行量,去争取客户的广告订单,去让每一位员工的收入能保持稳定增长。改革把我们推入到市场海洋,有风浪,有险情,更有广阔,有宝藏。风浪锤炼了我们驾驭市场的能力,险情增强了我们化解风险、正确决策的能力。从亚行政能力转换到市场能力,不但使我们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得收益,更使我们具有了持续改革创新的能力禀赋。改革创新深植于企业的骨髓,成为企业的基因。
改革优化人才结构 人才使改革平稳
改革的最大难点是人,改革的主体也是人。改革对象表面上是事业体制,实质是人的身份。事业人还是企业人,在管理方式上目前仍然有很大不同,在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接受上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反差。老体制下,人的情绪稳定,心里踏实,竞争的风险、市场的风险对事业人影响不大,冲击不强烈,利益联系不紧密,敏感度不高。新体制下,企业的盈亏将直接关联到每个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生存风险、预期风险接踵而来。因此,事业体制下人员难流动,甚至不流动;用人难上下,甚至没有上下;收入难区别,甚至没有区别。改革打破了这一切,也开启了人才结构优化之门,适应者跳龙门,不适应者被淘汰出门,或另入新门。人才动态优化的机制开始形成并发挥巨大效力,一流人才开始流入,有用人才开始无障碍被吸纳。
《中国汽车报》改革前的66名事业身份的老员工,极少数流走了,绝大多数选择了更加适应自己的岗位。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到《中国汽车报》。人才的优化不仅满足和促进了发展,也保证了改革的平稳。在《中国汽车报》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过程中,无阻力接受的人数绝对超过有阻力的人数,支持改革,主动自觉参与改革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和控制地位,不但保证改革平稳顺利进行,而且在不断促进和推动着改革向纵深发展。这种局面是改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换来的。改革之初,一些改革也曾经使少数员工产生巨大抵触情绪,但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情绪冲动的员工的诉求是有道理的,也是基本合理的,反过来看我们自己的具体做法,是存在不细致、不耐心、不周密问题的,尤其是对一些年龄比较大、体力精力走下坡路的老员工的保障性安排不够。再看一下国家关于文化改革的政策是优惠的,对难点问题是有说法的,是我们没有把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后来,我们汲取教训,尽最大努力把政策方案制定好,并且十分注意让员工直接参与各项政策的讨论和落实,让员工成为了解政策,执行政策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