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现状及预测 » 正文

热点聚焦传统出版 夕阳还是朝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126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刚结束的BIBF期间,亚马逊全球副总裁琼·费恩在国际出版论坛上表示,纸书仍然有美好的未来。但近年来,实体书店时有倒闭,纸书出版市场逐渐萎缩,传统出版业的前景着实令人担忧。根据图书工业研究小组和美国出版协会管理的 BookStats 发布的美国出版业年度报告显示,纸质书的营收从 2010 年的 121 亿美元下降至 2011 年的 111 亿美元。根据开卷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增长率已经出现了降低的趋势。相比前几年的4%到5%的增长率,2012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增长速度仅为0.27%。传统出版业究竟是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出版商务周报》记者采访了一些资深出版人,他们对此发表了意见。

  专家出击 争鸣“夕阳论”

  早在2010年,一位著名出版人在中国编辑学会培训班上就曾说过:“图书出版业是绝对的夕阳产业。”时至今日,对此表示不同意见的业内专家大有人在。

  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孙献涛表示,从出版产业广义的概念中讨论,出版产业是朝阳产业,这毫无疑问。他说:“目前,我们出版产业的内容还很年轻,创新、有深意的内容的图书还非常少。但可以肯定地说,出版产业的未来前景光明。”另外,孙献涛还强调,随着我国对出版产业开放度加大,可出版内容也随之变多,这种情况下必然带来出版业的繁荣。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从经济发展规律方面分析称,出版业是朝阳产业,未来的前景会比现在好。他进一步分析说:“文化需求是人类满足物质需求后,更高的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需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还远远没达到与之相匹配的水平。因此,我国的出版前景还是很明朗的。”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认为,看图书出版业现状不能厚古薄今,每个时代的特点,不能把当下的出版业一棍子打死。“出版传承文化,不能说它是处在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因此出版业就不能以朝阳和夕阳去定义,因为出版业始终是处在一种恒定的状态。”他如是说。

  数字冲击 纸书仍可为

  谈及数字出版形式对出版业的冲击,很多出版人表示,传统纸质出版仍可为。

  在数字与传统出版“军团对垒”中,面对技术商的强力冲击,出版社如今看似不再掌握最强话语权,跟不上技术的变化,势力渐微。但于殿利认为“出版社无作为,没有跟紧形势的变化”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他说:“不是出版社无所作为,只是我们无法将纸质图书全部扔掉,做成数字书。但是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实际上,我们也在积极做转型方面的工作。”

  目前,数字出版并不能带来直观、大规模赢利,而书店纷纷倒闭、渠道不断紧缩,出版业的发展仿佛暂时“脱节”。但孙献涛乐观地表示,书店的倒闭以及读者的阅读方式转向电子书,只是读者的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出版产业整体是不断地在向前发展的。

  “就像电视和电影、网络同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一样,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将共存。”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他认为数字出版是纸质出版的一个补充会长时间融合发展。

  在数字浪潮冲击之下,出版业原本的主业——纸书出版及其市场会有一定下滑,这导致了令出版人心慌的“伪夕阳”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调整,数字出版将成为一位充满活力的“新成员”,为出版业带来勃勃生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苏萌指出,未来5年左右,电子书仍然只是纸书的补充,最终电子书会成为主流,纸书成为补充,二者将长期共存。但是如果出版企业不应时而变,就会是夕阳产业。

  产业发展 需要高品质

  “夕阳论”的另一种依据,是图书内容浮躁化、肤浅化导致读者疏远图书。多数出版人认为,由于市场压力,出版社转企等原因,出版社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图书内容出现不少跟风、粗制滥造等现象。短期或许会获利,但这种行为会导致“自毁前程”。

  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杨虚杰认为,现在是劣币驱除良币的时代,比如书店推荐图书的书架里大多是“花里胡哨”的书,是书商为赢利而为之,那些真正好的书,读者无法看到。

  为什么读者眼中看不到好书?杨虚杰认为,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就是好书宣传渠道的不畅通。“我们现在的行业报纸等媒体,宣传的影响很有限,所以造成图书信息不畅通。此外,国家也应该在政策上保护好书的出版。”她表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鲍红则从研究分析的角度解读了这一现象。鲍红认为,目前出版体制对数字出版发展也有一定制约。数字出版是一个高度创新和高度竞争的领域,国有出版集团虽然拿了大批政府资金建设数字出版,但由于其动力和活力不足,真正能做好的极其廖廖。而民营书业企业虽然较具创新,但他们的生存根基仍很脆弱,加之身份限制,融资受限,也缺少大量的资金投入数字出版。因为一些体制的制约,企业只能在政策的空隙中腾挪周旋,缺少真正做大事的担当和勇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